“是啊,可是在国内,似乎有点儿本末倒置了,总是把成绩当成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成绩再好,独立性差, 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自理,这样的孩子又怎能生活得幸福呢?”
说到这里,我心情沉重起来,一点儿胃口都没有了,干脆放下筷子盯着小欣欣,想象着她会有怎样的属于她自己的未来。
第二天,遇到了小鲁克父母,于是与他们交谈起来。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得知:在德国,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好,只不过,他们很少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因为他们觉得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是不现实的,因为不仅孩子,即使是成年人的能力都各不相同。就像很多人每个月只能挣5000块钱,而有的人每个月却能挣50000块钱一样,能力不同,成绩也就不同。成绩不佳不能算是坏孩子,孩子的成才还有许多非智力因素,如意志、毅力、性格、品质、动手能力、劳动观念等方面的训练。
更何况,孩子天性好玩,喜欢野外生活,喜欢探索。如果家长阻止孩子去做这些事情,而仅仅让他把时间放在学习上,就会让孩子开始讨厌学习,即便学到了知识,孩子也不快乐。
听完小鲁克父母的话,我深深地明白了一点:父母不仅仅有责任让孩子学习好,多掌握知识,还要让孩子借助于这些知识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家庭,有非凡的生存能力。就像小鲁克所说的那样:只要学会了钓鱼的知识,就能让妈妈吃到鱼。虽然很现实,却也很实在。
即学即用
如果孩子把过多的时间放在重复性很强的家庭作业上时,你会怎么办?会主动让孩子放弃这些作业吗?除了教育孩子好好学习,你还应该培养孩子什么能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