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莫怀侥幸,法不容情

中国成功者的22条铁律 作者:陈海东


一个商人,如果一辈子只是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小商人的位置,那么,他可以什么都不知道,只要懂得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日出开门,日落打烊,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的野心不允许自己过这样的日子,那么就必须学会很多。我们虽然从小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但是社会这本大书,够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阅读。在社会这所大学里,你学到的不再是书本上的方程和函数,在这里学到的,用真金白银、血汗和生命总结出来的商战定律,温州人的商业理论远远比各家大学里NBA课堂上的说教更为管用。

从1999年开始,英国小伙胡润第一次把“富豪榜”的概念带到中国,从此以后,这些曾经在榜上风光无限的富豪,“落马”之人数不胜数,2000年前后有李经纬、仰融、杨斌等人,近两年更有黄光裕、刘根山等大腕。

多年在商海里打滚,看到太多的人从一穷二白到资产千万,同时,也看过多多叱咤风云的英雄最后沦为阶下囚。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英雄豪杰走上不归路?我总结了很多富豪失败的起因,其实,都是一种侥幸的心理在作怪。

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卓越的商人,就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内心,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以为自己做的事情天衣无缝,要知道,人在做,天在看,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只要做出了有违法律的事情,一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像我们这一代人,都知道一个香烟的品牌叫做“红塔山”,玉溪卷烟厂也不过是云南省一家默默无闻的小烟厂。

后来,这家小烟厂在90年代初,创造的利税高达200亿元,相当于400多个农业县的财政收入总和,同时跃升为世界第五大烟草企业;在1997年,“红塔山”的无形资产已经达到了353亿元,在中国高居榜首。是什么原因使这家默默无闻的小烟厂迅速变成印钞机?在玉溪烟厂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核心的人物,他就是当时玉溪卷烟厂的厂长褚时健。

在那段时间,褚时健这个名字,经常与大邱庄的禹作敏、南德集团的牟其中联系在一起。他们既是改革的英雄,也是落马的富豪。

在玉溪卷烟厂里,褚时健不仅是厂长,同时也是家长,有人叫他老板,也有人叫他“老爷子”,在他段日子里,他有着言出必行、说一不二的权威。

1995年7月份,新的总裁要来接管卷烟厂,当时并没有明确谁来接替褚时健。他心里产生了这个一个念头:新总裁接班之后,自己就大权旁落了,签字权没有了。自己辛苦了一辈子,绝对不能轻易地将权力拱手相送。这一次,他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的晚年考虑一下。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私分了300多万美元。

拿到这笔钱的时候,褚时健还对身边的人说,“够了!我这辈子都吃不完了。”

就是因为这笔钱,为振兴企业,夙兴夜寐的褚时健,因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其实,作为一个企业家,不可能不知道,企业的财产是不可以私分的,但是,褚时健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一是居功自傲,而是心怀侥幸,就是这两点,将一个改写了中国烟草历史的英雄送进了牢房。

从褚时健、禹作敏、牟其中的身上,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做人永远都要保持低调、谨慎的心态,一不要上什么富豪榜,二不要做让自己不踏实的事。每一天都要多问自己几次:我今天做善事了没有?我今天有没有做恶?如此反复检视自己的行为,让厄运远离自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