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企业中不能有父母

中国成功者的22条铁律 作者:陈海东


我有一个生意上的朋友,最初创业的时候只有300元钱。后来他从父母那里借了5万元,开了一家鞋厂。他不分昼夜地干活,每月都有上万的收入。一年下来,不仅还了借款,还略有积蓄。后来,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亲自跑市场,在全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销售网络,生意做得异常红火。

2001年,他注册了以鞋业制造、销售为主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我的朋友开始在公司里用的全都是老乡、亲戚和家里人,父母、姐妹都参与其中。全家人都想说了算,所以管理混乱,账目不清,家里床上、桌上到处都是一堆一堆的钱,库房里堆的鞋子像小山一样高,一年也不清点一回。幸好,他有一个合作伙伴王先生,原来是一个鞋业的销售员,当年从另外一家鞋厂辞职,跟我的朋友一起创业。

他看到账目混乱的情况,他建议规范账目、建立产品销售和库存管理机制。他们开始清理账目,核对出、入库单据。一查账才发现,他的姐姐和妹妹都在卖鞋,而且销售收入一年也不往回返。他跟姐姐、妹妹谈,让她们结账,他的姐姐、妹妹就到自己父母面前去告状,说他发财之后六亲不认了。

他父亲把他大骂了一顿,还说他如果不肯帮助他的兄弟姐妹,以后就不认他这个儿子了。

面对这样混乱的局面,他意识到,企业如果继续让自己的亲人这样搅合,最后只有死路一条。他下定决心,高薪招聘有经验、懂管理的人,进入企业的高级管理层,让自己的家人逐渐离开公司重要的岗位。

这时,家里人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我朋友的妹妹对他说:“你听了外人的挑拨,不相信我们!”

他的母亲也在一旁说:“你跟你的兄弟姐妹都是亲骨肉,凭什么听外人的话?”

有一次,王先生去银行存款,在银行排队,我朋友的妈妈见他很久没有回来,就以为王先生把钱拐跑了,马上打了“110”。

当警察赶来的时候,王先生刚好从银行回来。他见到警察,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怒之下,辞职离开了我朋友的公司,我的朋友深夜跑到王先生家道歉,两个大男人抱头痛哭。

王先生虽然同意不离开公司,可是,那段日子他不敢在公司露面,每次公司开会,都要跑到饭店包房里开,我的朋友生怕被父母看见王先生,就会乱掺和。

可是,无论怎样保密,还是没有不透风的墙,他的父母和家人在我的朋友身边安插了好多眼线,他们上午开会商议的决定,下午就会传到他母亲的耳朵里。

有一次,他们开会研究了公司几个重要部门的人事变动,决定让他的姐姐离开财务总监的位置,聘请一个在外企担任过5年财务总监的人来担任这个重要的职务。决定还没公布,他的母亲就知道了这个消息。老人家拿着棍子闯进办公室,追着儿子打。

一边是公司,一边是父母至亲,我的朋友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心力交瘁。有一次,他开车出去办事,走在路上,发现轮胎没气了,在他准备下车换轮胎的时候,突然感觉天旋地转,一大口鲜血喷在地上。他把自己的身体靠在车上,用最后的力气打了120电话,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抢救室里。这时候,他终于明白一个道理:父母的养育之恩比天还高,比海还深,作为儿子,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但是孝敬父母不能以牺牲企业的发展为代价,自己不能把作为儿子的身份和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身份混为一谈。

至此,我的朋友铁了心,决定改变公司现状。他一方面规范财务管理,一方面外聘人员。他聘请了4位在国营单位工作过、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员进入公司。

他的父母、姐妹极力阻挠改革,冲突最激烈的时候,他们把他高薪聘用的人才也给打了但是,这一次,他没有向父母妥协,并且制定了以弃用自家人、多用外聘人员、聘用高学历人才的三步用人战略,并将自己的用人战略在公司里隆重地公开,要求各部门坚决执行。

经过一番改革之后,企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员工组成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