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林徽因·梁思成】一身诗意千寻瀑

西南联大的爱情往事 作者:岚枫


就在徽因出生后不久,林长民去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然后,他投身于辛亥革命,等到革命胜利,他出任了参议院秘书长,又一路升迁,直至国务院参事。随着林长民的升迁,林家也由南及北,从杭州到了北平。

林徽因渐渐长大,开始帮着料理家务,有一段时间,林家暂居天津,林徽因承担了家中一半的重担。那段时间,她照顾着两个母亲,照应着所有的弟妹,“她的早熟可能使家中的亲戚把她当成一个成人而因此骗走了她的童年”。

是环境将她逼得如此早熟。

很久以前,她生过一场大病。病榻上,她听到母亲向管家讨钱,母亲希望在月钱之外再额外支些药费,可是管家拒绝了母亲的要求。于是,母亲大声同他争吵起来,但一切都于事无补,谁叫她是失宠的太太呢,在林家,连下人都不会买她的账。

那场病让她突然看清一个冷酷的事实,她靠不了母亲。如果她不够优秀,在这大家族里没有任何地位,她将会和母亲一起永远被摒弃。

因为懂得了这个道理,当她还是一个孩子,就已经懂得如何让父亲和整个林氏家族的长辈喜欢。她学着将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努力学习,成为兄弟姐妹中成绩最好的那个。

尽管很辛苦,但她做得很好,到最后,连二娘程桂林都不得不承认,林徽因是“父亲最宠爱的孩子”。

十六岁那年,她迎来了转机。

父亲写信给她:“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开家庭繁琐生活,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见解与能力。”

她喜极而泣。

那是1920年的春天,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女孩子们甚至还在裹脚,而她却有机会走出国门,随父亲游历欧洲,这是何等幸运。

父亲对她的喜欢改变了她的命运。

如果她是个不得宠的孩子,她也许会像北平大宅院里的那些姨太太的女儿一样,某一天被家人随便嫁了一个什么人,可她不甘心,她为改变这样的命运而付出了努力。

她成功了,她的生命从此翻开一页全新的篇章。

他们乘坐邮船Pauliecat抵达法国,尔后,她陪着父亲开始了长达四个月的旅行。他们一路走过了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和柏林,在父亲身边,她扮演了翻译和小女主人的角色,替父亲接待客人,陪同父亲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父亲交游很广,来的客人都是精英人物:着名史学家威尔斯、大小说家哈代、美女作家曼殊斐儿、新派文学理论家福斯特以及旅居欧洲的张奚若、陈西滢、金岳霖、吴经熊……这些人来做客,谈论的话题很广,涉猎文学、社会科学、经济、哲学等许多方面,引经据典,嬉笑怒骂,有些谈话如能记录下来,会是一篇篇极妙的文章。

她热情招待着他们,年轻的她是一个最好的倾听者,她专注地听着他们的谈话,汲取着其中的知识养分,几个月下来,她已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至一个新的层次。

等旅行结束,她和父亲在伦敦定居下来。她入了St。 Mary‘s College(圣玛莉女子学院)学习,在那里,她习就一口纯正的英文,许多年后,她还以一手漂亮的英文文章赢得哈佛校长的女儿费慰梅由衷的赞赏。

离开充满母亲泪水和抱怨的大家庭,她在英伦的晨雾里渐渐长成一个美丽的少女,俏丽的瓜子脸,洁白如玉的肌肤,黑白分明的杏仁眼,浑身都充满着江南小女子的灵气,那些西方人都称她“漂亮如同瓷娃娃”。

她十六岁了,一些莫名的情绪潜滋暗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