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林徽因·梁思成】一身诗意千寻瀑

西南联大的爱情往事 作者:岚枫


然而,那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他根本没想过,徽因并不接受。

她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她无法想象自己将去顶替张幼仪的位置。这些年,父亲因为二娘的缘故,遗弃了她的母亲,她目睹了母亲是多么伤心难过。只要想到徐志摩无辜的妻子将因为自己而被抛弃,她就无比内疚和羞惭。

徐志摩的“爱情”对她而言只是悲剧,她不愿陷入这样的三角关系中,就像母亲、二娘与父亲那样,那不是她要的。

在她开始对爱情有憧憬的时候,便已下定决心,这一生她要一段完整的、纯粹的、只属于她一个人的爱情。

她不否认她喜欢徐志摩,她喜欢听他谈诗论文时那充满灵光的话语,和他一起读书时会心有灵犀,可那不是爱情。

许多年后,她和人谈起他来,“她的记忆也总是和文学大师们联系在一起① ——雪莱、基兹、拜伦、凯塞琳、曼殊斐儿、伍尔芙,以及其他人。他可能承担了教师和指导者的角色,把她带入英国的诗歌和戏剧的世界……”

在她心里,他充当的并不是一个恋人的角色,而是更像一个亦师亦友的精神导师。

她的父亲林长民也反对他们交往,林长民以一个过来人的眼光看得很清楚,徐志摩并不适合做一个丈夫,诗人的天性让他只想追求一段浪漫的爱情,而根本没有考虑过徽因的声誉与前途。徽因那时只有十六岁,一个十六岁的少女与一个长她七八岁的已婚男人恋爱,并使得他抛妻弃子,可想而知会招致怎样的骂名。

林徽因是林长民最钟爱的女儿,他不允许这桩“绯闻”毁了她,他写了一封信给徐志摩——

志摩足下:

长函敬悉,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毫mockery(嘲笑),想足下悮(误)解耳。星期日(十二月三日)午饭,盼君来谈,并约博生夫妇。友谊长葆,此意幸亮察。敬颂文安。

弟长民顿首,十二月一日。徽音附候。

林长民为徽因做主,利落地结束了这段感情。

1921年10月,林长民带着林徽因回国,与徐志摩不告而别。

1931年12月,徐志摩飞机失事而亡。

当时他是为了赶去北平听林徽因在协和礼堂的建筑讲座。转眼,时光已倏忽十年。十年前,他为她离婚,十年后,在那个大雾弥漫的冬天清晨,他死在了去见她的路上。

她将失事飞机的残骸收藏了一辈子。可是,她还是静静道:“他若是活着,我待他恐怕也是不能改的了。”

成年后的她,比十年前更清醒自知。

她与他,虽“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亦在“交会时互放光亮”,却是“转瞬间消灭了踪影”。她和他,终不过“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很多年后,她和儿子谈起过这段旧事时认真道:“其实徐志摩他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