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张充和·傅汉思】一曲微茫度余生

西南联大的爱情往事 作者:岚枫


当时光悄然流逝,当年在北平沈家大院里学北平话的西方男子,成长为了有名的汉学家,为中美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再回国已是许多年后。1986年,汤显祖逝世三百七十年的纪念活动上,她和大姐元和合唱演了一曲《游园惊梦》,此时她已是古稀老人,可她的剧照被俞平伯称为“最蕴藉的一张”。

又过了二十年,她再回苏州,穿一袭绛红丝绒旗袍,披一条黑色丝巾出来唱曲,往雕花栏杆边一倚,仍是仪态万千。那种端方秀雅,在现在年轻的女孩子身上再难寻觅。

2004年,她的书画展和一系列关于她的书出版,让“张充和”这名字突然被大众熟知,琴棋书画,随意天涯,这样的人已经在这个时代消贻殆尽,无数人感慨她身上大家闺秀的气质,唤醒了对30年代那些女子的怀念,已经离开的宋氏姐妹,林徽因,冰心……

她在大洋彼岸看到铺天盖地的赞誉,只是淡淡一笑。那时,她正静静坐在自家的竹林里,教一个叫薄英(IanBoyden)的美国人如何沏茶。

这个叫薄英的男子帮她出版了一本诗集——《桃花鱼》,书的封面是木制的,分别用了印度紫檀、阿拉斯加雪杉和产自非洲的沙比利木,即使不看文字和书法,每一本书也是艺术品,一百四十部书耗时整整三年。

风吹竹叶有声,茶香混着竹叶的清香,叫人心旷神怡,她熟练地演示着沏茶的每一道工序,高冲,低泡,分茶,敬茶。她一直沿用在苏州老宅时的泡法,滚水冲泡,不加奶和糖,亦不加香花,方能品到天然本真的原味。

她总是固执地喜欢喝茶,这么多年,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她还保留着骨子里的中国情调,穿旗袍,每日临帖三小时,在她那西式的花园里,一侧种着北美人家最常见的玫瑰花,一侧却种着牡丹和竹——两种中国画家笔下最常见的植物。

即使远在异国,她也不曾改过她大家闺秀的气派。

滚烫的水冲进紫砂茶壶中,碧螺春的香一阵阵氤氲开,她突然想起傅汉思来,如果那时候她没有嫁给他,她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她的丈夫,这来自美国加州的男子把加州的阳光也带给了她,她于是得以自由地生活,保留她生命中的美好与诗意。

即使在西方,她也不曾改变过,而他用了一辈子的时间,努力融入她雅致清冷的东方世界。

傅汉思已经去世了。

他没有给她其他东西,只有一段生活。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