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蒂澂身体不太好,他承揽了照管孩子的任务,初生的女儿如玲作息昼夜颠倒,为了哄她睡觉,他能不厌其烦地抱着她,在屋里来回走上几个小时。
哄睡了女儿,他才能腾出手来备课。有时候,她一觉醒来,他还在油灯下刻着蜡纸,学校缺少教材,他就自刻蜡纸,油印课程讲义发给学生。他瘦了许多,凝神专注的样子让她觉得鼻头发酸,于是,她常披衣起床,给他端一杯热水。
这本来应该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鳝鱼面,因为他是无锡人,最爱吃这个,或者,至少也应该是一杯茶吧,可是,他们太穷了,什么也没有。
她唯一能做的,只是端一杯热水给他。
寒冬的风吹着薄薄窗纸,呼啦作响,孩子们都睡沉了,香甜的呼吸声此起彼伏,他握着那杯水,抬头对她笑,她也笑。
两人脸上都是很温暖的笑容。
有一天,他兴冲冲跑进屋,拉起正在做饭的她就往外跑,她稀里糊涂跟着他,到了院子外头才发现,栏柱上拴着一匹油亮的大马。
他得意地告诉她,那匹马是他买回来,他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华龙”,她头一次听说马也有名字,不过,老实说,他那名字起得真不错,很配这匹漂亮壮健的马。
她又好笑又疑惑:“你买匹马做什么?”
他拍拍马背:“骑呀!”他哈哈大笑,“我可有座驾了!”
他们居住的山邑村与昆明城距离遥远,没有公路,汽车不通,连自行车也买不到,他去上课的时候,需要凌晨五点便起床。
她没想到,为了赶路,他会买一匹马回来,他是一个物理学家,却用这样浪漫的方式对抗生活的艰难,望着他骑在马上,露出孩子气地得意表情,她忍不住笑了。
此后,他每天骑马进城,先送两个女儿上学,再去联大上课。他的马简直引起了轰动,整个西南联大的学生都跑来看周教授的“华龙”,连物理系主任饶毓泰都戏称他是“周大将军”。
他在西南联大物理系任教六年,开设了五门课程,他的学生里出了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钱伟长、物理学家林家翘、数学家陈省身……他自己的研究也开始渐入佳境,从西南联大起步,后来建立了我国独特的湍流理论体系,他被世界公认为湍流模式理论的奠基人。
在最艰难的时候,他曾得到一个留美的机会,那时,他正利用休假期在美国进修,美国政府邀请他参加了美国国防委员会,后来,他还获得了海军部的留任,可他不肯加入美国国籍,最终被拒绝了。
在中国教育史上,西南联大是一段奇迹。那时候物质匮乏,条件简陋,空袭的警报日日响起,连生命安全都是问题,然而,这八年间,联大却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更叫人惊讶的是,许多教授原本有机会离开,去美国、去欧洲,去拿丰厚的薪水,过安定的生活,可是,他们却不约而同地选择留了下来,守着贫穷的联大,留在战乱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