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已经认识到效率、效能的价值体现,又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和充分的信心,并在工作中尽可能地、最大程度地激发潜能,就可以“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我们坚信“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看着三个人把自己的感言展现出来,“零缺陷”博士脸上又一次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神情又严肃起来,说道:
“看到你们都能够领悟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个古老的法则,我从内心为你们感到高兴。我现在把这个法则告诉你们,就是希望你们不仅要好好地实践这个法则,尽快地成功,而且还要努力把这个法则告诉给更多人,让他们都能够领悟到这个法则,运用这个法则,从而取得成功。”
博士的话让三个人深受鼓舞,他们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沉重了许多。他们坚定地表示:“我们一定会遵照您的教诲,把这个法则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都能在工作中实践它,并获得成功!”
“不!不!不仅在工作中!你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思维束缚起来呢?”博士有些着急,“举一个生活中很普遍的例子,有些人虽然打拼多年,却依然碌碌无为,看不到一点成功的迹象。不但他们自己,就连别人都觉得,凭他们的能力和努力,早就该有一番成就了。可为什么结果会如此大相径庭?差异到底因何而来呢?因为他们几乎从一开始就没有将自己的才干用在最有把握的事情上,也就是说没有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把才干用错了地方。”
听了“零缺陷”博士的话,罗琳有所感悟地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这说明一个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能够扬长避短。因为世界上不存在门门通的全才。某个人在一方面是天才,而在另一方面则会表现平庸。柯南道尔作为医生并不出名,但他写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却名扬天下;柴可夫斯基原本是学法律的,但他却发现了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潜能,并最终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再比如说有‘亚洲飞人’美誉的刘翔:
刘翔最初练的并不是110米栏,而是跳高。但是他的跳高教练并不看好他,因为他的腰很硬,背跃式跳高的姿势总是做不好,成绩自然就不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