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
克鲁斯带着食物和水走进密道。没走多远,他就遇到了金色的小精灵。小精灵一再地对他说:“朋友,你准备好要去寻找宝藏了吗?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要想通过密道,必然会遭遇很多阻碍,走很多弯路的!”
“这还用说!”克鲁斯不以为然地说,“不过,我机智、灵活、有头脑、有知识、经验丰富,而且有的是精力、体力和智慧,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再说,干我们这行的,什么事没见过?什么难走的路没走过?所以呀,做事情别那么较真,差不多就行了,何必让自己活得那么累!”
结果,克鲁斯费了好大劲,把自己弄得狼狈兮兮,伤痕累累,好不容易快要到终点了,却因为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变成了一尊石像……
换换脑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克鲁斯的‘愚’就在于没有意识到必须要把事情全部做对,才能最终顺利地完成任务。智者常常是谦虚谨慎的,而愚人总是自以为是,类似的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零缺陷”博士总结道。
克鲁斯认为:把事情做对有很多机会。如果一件工作有10次做对的机会,第一次没做对,第二次没做对,第三次没做对……做到第九次做对了,结果是做对了;如果第一次没有做对,第二次做对了,结果也是做对了。最终的效果其实都是一样的!
德普认为:我们对工作的要求是要努力做对,并且在开始时就按自己所制定的标准去做,尽量不要有过多的耗损。
李认为:第一次没有做对,必然要修修补补,可能要做第二次、第三次……这些都是额外的浪费。如果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浪费就会最少,效果也是最好的。
“其实很多事情,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保罗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叫了起来。
“这是一定的!”博士说道,“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世界上有哪家医院的医务人员不能把手术做好?有哪个司机不能遵守行车规程?有哪个煤矿不能按要求作业……追溯曾经发生过的每一桩不幸事件的起因,在这些成千上万的错误里,我们不难发现:人们能否做对,并不取决于自身的行为能力,而是取决于支配行为能力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