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代价最小、收益最大(1)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作者:杨钢


代价最小、收益最大

弗兰克是个军事迷,他对世界军事史可谓了如指掌。于是,他开始从军事的角度发表意见:

“在我看来,‘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对于一个军队统帅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因为,在关乎生死存亡的战场上,绝对不存在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一个统帅能否‘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不但关系到成千上万将士的生命,更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和长治久安。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统帅都可以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在人类战争史上,许多统帅都为此付出了代价。我们甚至可以说:许多战争,在战斗开始之前,胜负就已经昭然若揭了。”弗兰克的语速很快,蓝色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继续往下说:

“1790年12月,在俄国与土耳其之间进行的伊兹梅尔城市攻防战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作为土耳其在多瑙河下游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塞,伊兹梅尔壁垒森严,城墙壁立,壕沟环绕,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被誉为多瑙河最坚固的堡垒。

驻守伊兹梅尔要塞的土军共有3.5万人,装备有300门火炮。俄军攻城兵力为3.1万名步骑兵、600门火炮和200余艘小型舰艇。

从1790年10月~11月,俄军连续发动了数次进攻,均告失败。俄军统帅总部因此走马灯似地换了好几名将军。后来,苏沃洛夫将军临危受命,他制定了一个‘胆大包天’的计划:用十天的时间,一次性攻占伊兹梅尔。计划一出,整个俄军指挥部大为震撼。

苏沃洛夫告诉所有的俄军将领和士兵:如果我们采用的进攻战术不对,即使再用2个月也拿不下伊兹梅尔。如果战术得当,只用一次就可以拿下伊兹梅尔。

在经过八天的准备后,苏沃洛夫给伊兹梅尔城卫戍司令送去一封劝降信,告诉他:如果24小时后还不投降,俄军就会发动进攻,他就只有死路一条。

伊城守将艾多斯?穆罕默德对此不以为然,他在回信中傲慢地说道:‘天可以塌,多瑙河水可以倒流,但伊兹梅尔决不投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