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定位,当别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走的时候,我们不妨考虑相反的方向。有时候,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工业生产效率的角度看,Pampero的生产方式十分落后,但转换一个视角,从品牌属性的角度看,这种生产方式又是一个极具竞争价值的定位切入点。
越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对于人们的头脑来说,常常也越具有定位效力,因为便于理解--这很适合已经不习惯"思考"的现代人的口味。在企业定位当中,我们不能轻易忽视那些显而易见的"细节",不能因为"熟视"就"无睹"!
寻找独特定位的过程,有时就是那么简单,简单到你都想不到它可以成为一个定位的切入点!套用雕塑大师罗丹的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不是缺少好的定位,而是缺少发现定位的眼睛"。
这让人想起那个有名的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
犹太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返回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在皇宫里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
然而,许多王公大臣、绅士名流都瞧不起没有爵位头衔的哥伦布,纷纷出言讥讽:
"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出去航海,照样也会发现新大陆!"
"驾驶航船,只要朝一个方向前进,就会有重大发现!"
"太容易了!这种事谁碰上谁出名!"
"哥伦布这家伙运气真好!"
哥伦布微笑着听完了大家的讽刺和挖苦,起身说:"各位尊敬的先生、女士,现在请大家做一个游戏,看哪位能把鸡蛋在桌子上立起来?"
许多人都跃跃欲试,但没有一个人能够把椭圆形的鸡蛋立在桌子上。
"我们立不起来,你肯定也立不起来!"有人不服气地说。
只见哥伦布拿起鸡蛋在桌子上轻轻一磕,鸡蛋的大头就凹了下去,哥伦布从容地把鸡蛋立在了桌子上。
"这太简单了,谁不会呀!"大家嚷嚷道。
"是的,这方法的确很简单,可是我说过了,这仅仅只是一个小游戏而已。但问题是,在这之前,你们为什么都没有想到过这个'简单'的方法呢?"
世界上的很多事都是非常简单的,只不过那是在别人做过之后!这个故事不是教我们如何耍小聪明,它说明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很多事情,往往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因为我们想不到!
2?全聚德的成功秘诀
北京烤鸭分为焖炉和挂炉两大门派。便宜坊烤鸭是"焖炉烤鸭"派系的代表,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特点是烤鸭不见明火,鸭膛内灌入特制老汤,形成外烤内煮之势,外脆里嫩,有"绿色食品"之美称,在市场上长销不衰。
"全聚德"烤鸭牌匾
但更为知名的是作为"挂炉烤鸭"派系代表的全聚德烤鸭,其创始人叫杨全仁。
杨全仁初到北京时,在前门外肉市街做生鸡鸭买卖。1864年,他买下了前门外肉市胡同一家濒临倒闭的名为"德聚全"的干鲜果铺,请风水先生重新命名为"全聚德",一来是倒"德聚全"的晦气;二是用了杨全仁名字中的一个"全"字;三来"聚德"就是聚拢德行,以此可标榜"全聚德"做生意,注重德行。杨全仁还请来一位书法上颇有造诣的秀才钱子龙书写了"全聚德"三个字,制成金匾挂在门楣上,并重金聘请到一位"大内御厨",独辟蹊径地开创了"挂炉烤鸭"之先河。
杨全仁的"全聚德"就这样风风火火地开张了。
当时京城的王公贵族穷奢极欲,挥金如土。吃完宴席后,他们通常会用一种发面制成的菏叶饼沾去嘴边的油渍,然后把饼随手扔掉。杨全仁看到这种情况,很是愤慨,他便对店里人说:咱们全聚德可不能干这种缺德事!便从此订下规矩,全聚德不做发面主食,而是改进了烤鸭的吃法:用烫面菏叶饼卷进鸭肉而食。并且凡吃烤鸭者,无论贫贵,一律自己动手卷,这也是其独特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