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节:第四章 回答提问要给己方留后路(4)

雄辩是说服力 沉默更是说服力 作者:成冰


“谈判的基本原则是,如果合作型与合作型谈判,这会是一个共赢的局面;如果竞争型与竞争型谈判,要达到共赢会很难;如果合作型与竞争型谈判,通常情况下,合作型都会处于劣势。”罗仁德说。

如果你在和一个竞争型的人谈判,要小心,你必须表现得比他更加具有竞争意识,要比他更加强硬。竞争型谈判一般是一个零和游戏。

这样的谈判可能会产生挤牙膏式的压力,使对方永远存在压价或抬价的幻想。龙永图避免这种情况的做法是:先让手下的人谈,然后渐渐摸清对方的底线,然后亲自出面给出一口价。

合作型谈判是一个共赢的游戏。但是,罗仁德教授要提醒你,所谓的共赢,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词汇。即便是一个共赢的买卖,你的谈判空间仍然很大,天平仍然会偏向一方。

2.?把握整个过程

什么事情都是有过程的,你把握不清其过程,就用不好口才,此时你在谈话上赢了,过了一会儿却可能输了,因为你没有从全部过程去考虑。

1985年,美国彼得斯堡的一家美式足球俱乐部里,发生了一场很有意思的球员薪水谈判。球员弗兰克的代理人正在和球队老板谈判。此前,弗兰克在该球队每年能够拿到38.5万美金。一开始,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代理人要求1985年弗兰克的年薪要达到52.5万美金,老板同意了;接着代理人要求这笔年薪必须被保证,老板也同意了;然后代理人要求1986年弗兰克的年薪要加到62.5万美金,老板思考后同意了;接着代理人要求这笔年薪也必须被保证,这下老板不干了,并且否定了之前谈妥的所有条件。谈判彻底崩溃,弗兰克最后到西雅图的一个球队,年薪只有8.5万美金。

在这个谈判过程中,哪里不对劲了呢?代理人显得太过贪婪,并且在一次谈判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要求。而真正的关节在于,“谈判是一个战略性沟通的过程”。这也是罗仁德对谈判的定义。你必须很好地管理谈判过程。在任何一个谈判中,你都不能只关注所谈的内容,而忽略了谈判到达了什么地方。

每一位律师都会在谈判之前认为自己已经有了正确的答案,但是事实上,在谈判结束之前,并不存在正确的答案。因此,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制定谈判战略。

在谈判中,在错误的时间提出正确的答案,这个答案就会变成错误的。

3.?排定优先次序

有优先次序,就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龙永图在入世谈判中也总结出这样一条经验:要对谈判内容排出优先次序。“要知道对自己来说,哪些是可谈的,哪些是不可谈的,哪些是可让的,哪些是不可让的。不单要知道自己的次序,还要知道对手的次序。”

在入世谈判中,1999年,中国已经非常清楚自己的底线,那就是不能开放资本市场。但是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不断施压,甚至给出了一个要求中国开放汇率的时间表。后来,中国渐渐发现,汇率似乎对美国来说非常重要,但美国真正关心的是,中国最有竞争力的产业会不会对美国市场造成冲击。

在理清了谈判的千头万绪之后,中国入世谈判代表团对三个条款进行了让步,即特保、纺织品配额和非市场经济地位。尽管今天纺织品行业由于配额取消出现了问题,但是龙永图认为当初自己所作出的决定是正确的。“中国入世,停止了美国每年对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审查。把大歧视变成小歧视,这是值得的。而且,与美国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