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节:第五章 平常话、身边事、真性情——演讲(2)

雄辩是说服力 沉默更是说服力 作者:成冰


以自嘲语来表达,形式简洁,内蕴却很丰富!胡适在一次演讲时这样开头:“我今天不是来向诸君作报告的,我是来‘胡说’的,因为我姓胡。”语音刚落,听众大笑。这个开场白既巧妙地介绍了自己,又体现了演讲者谦逊的修养,而且活跃了场上气氛,沟通了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一石三鸟,堪称一绝。

3.?即景生题,巧妙过渡

一上台就开始正正经经地演说,会给人生硬突兀的感觉,让听众难以接受。不妨以眼前的人、事、景为话题,引申开去,把听众不知不觉地引入演讲之中。

1863年,美国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竣工。落成典礼那天,国务卿埃弗雷特站在主席台上,只见人群、麦田、牧场、果园、连绵的丘陵和高远的山峰历历在目,他心潮起伏,感慨万千,立即改变了原先想好的开头,从此情此景谈起:

站在明净的长天之下,从这片经过人们终年耕耘而今已安静憩息的辽阔田野放眼望去,那雄伟的阿勒格尼山隐隐约约地耸立在我们的前方,兄弟们的坟墓就在我们脚下,我真不敢用我这微不足道的声音打破上帝和大自然所安排的这意味无穷的平静。但是我必须完成你们交给我的责任,我祈求你们,祈求你们的宽容和同情……

这段开场白语言优美,节奏舒缓,感情深沉,人、景、物、情是那么完美而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据记载,当埃弗雷特刚刚讲完这段话时,不少听众已泪水盈眶。

4.?讲述故事,顺水推舟

用形象性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作为开场白会引起听众的莫大兴趣。选择故事要遵循这几个原则:要短小,不然成了故事会;要有意味,促人深思;要与演讲内容有关。

1962年,82岁高龄的麦克阿瑟回到母校——西点军校。这里的一草一木,令他眷恋不已,浮想联翩,仿佛又回到了青春时光。在授勋仪式上,他即席发表演讲,开头他这样说:“今天早上,我走出旅馆的时候,看门人问道:‘将军,你上哪儿去?’一听说我到西点时,他说:‘那可是个好地方,您从前去过吗?’”

这个故事情节极为简单,叙述也朴实无华,但饱含的感情却是深沉的、丰富的。既说明了西点军校在人们心中非同寻常的地位,唤起听众强烈的自豪感,也表达了麦克阿瑟深深的眷恋之情。接着,麦克阿瑟不露痕迹地把话题过渡到“责任——荣誉——国家”这个主题上来,水到渠成,自然妥帖。

5.?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人们都有好奇的天性,一旦有了疑虑,非得探明究竟不可。为了激发听众的强烈兴趣,可以使用悬念手法。在开场白中制造悬念,往往会收到奇效。例如:

有一位老师举办讲座,当时会场秩序比较混乱,学生们对讲座不感兴趣。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首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完后,他说:“这是一首有名的唐诗,大家都说写得好,我却认为它有点问题。问题在哪里呢?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就是‘读书与质疑’。”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学生们的胃口被吊起来了。在演讲即将结束时,老师说:“黑板上这首诗的问题在哪里呢?就是不合常理!既是月黑之夜,又是严寒冬季,北方哪还有大雁呢?”

这位老师制造悬念开场,以揭开悬念结束,首尾呼应,强化了演讲内容,令人回味无穷。

赞美你的反对者

所谓欲擒故纵,就是首先故意避开目标,使人放松戒备,然后抓住要义,一举擒拿,达到目的。它往往异峰突起,获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就是运用擒纵法的典型事例。西门豹要破除迷信,却不明言,反而故意装成十分虔诚的样子,与大家一同为河伯送女。待看过河伯妇之后,他突然对三老、巫妪说:“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待更求好女,后日送之。”便相继把巫妪及弟子、三老一一投入河中。他巧妙地借神权迷信来打击神权迷信,以出其不意的突然一击,严惩了害人者,挽救了受害者,使广大群众猛然惊醒,陋俗得以破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