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节:第七章 没有道理就没有立场——辩解(3)

雄辩是说服力 沉默更是说服力 作者:成冰


在上述对话中,小孩并没有直接说出老板的回答是强词夺理,而是不动声色地以对方的思路为己所用,用对方的方法攻击对方,做到了以牙还牙。

留个台阶给人下

替人解围,就是要我们主动地去帮助他人,让他在众人面前顺利说话,这样对方会非常感激我们。当我们处于同样处境的时候,他也会帮助我们,正是与人方便,与己也方便。那么,我们怎样做到主动出击,替人解围呢?

1.?送给对方一个可撤的话题

有时候对方陷入谈话困境后,并不是想硬撑下去,而是苦于没有台阶可下。如果我们能及时巧妙地给对方一个可撤的话题,让对方顺着这个话题撤出去,对方就会免去尴尬,并在心里感激我们。如果是我们的朋友,还能加深彼此的友谊。

有一天,某商场来了一位男顾客,要求退回昨天刚买的一双皮鞋。按照商场的规定,售出的皮鞋,在一周之内可以退换。那位男顾客对年轻的女售货员说:“这双皮鞋是昨天买的,当时我的爱人没来,我觉得大小合适就买了。可是买回去一试,才发现这双皮鞋小了一点,而且她昨天也买了一双,因此我想把这双鞋退了。”女售货员仔细地检查了一下皮鞋,发现这双皮鞋并不是这里售出的,而是一双假冒的皮鞋,于是就跟那位男顾客说:“这双皮鞋不是我们售出的,而且是假冒的,我们不能退换。” 那位男顾客显得很愤怒,且出言不逊,还发誓说就是在这里买的。双方发生了争吵,引来了许多顾客围观。

这时候,商场经理闻讯起来,他仔细检查了这双皮鞋,认定这双皮鞋确实是假货。他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商场一向是不出售假货的,但是这事若处理不好,围观的人这么多,一定会影响到商场的声誉。他想向顾客直接说明这一点,但是考虑到那位顾客在众多人的面前,是不会轻易认错的。他想了想,对那位顾客说:“我想知道,你们家里是不是有一双与它相像的皮鞋,您有可能拿错了。我们这里曾经有过这种情况,有顾客要求换鞋,但他却错误地拿来一双穿过好多天的皮鞋,或许您也遇到了这种情况。您看,真皮与假皮仔细比较,还是能分辨出来的。”说着,他随手从货架上拿起一双皮鞋,比给那位顾客看。然后又说:“我们这里的货源都是有保证的,还没出现过类似的情况。”那位顾客看了看,知道自己弄巧成拙了,原来想拿一双假皮鞋骗点钱,在无可争辩的事实面前,他又不好狡辩,而且商场经理又给了他一个台阶,于是说:“想必是弄错了,我回去问问,如果没有弄错,我再来找你们。”说完,收起那双假皮鞋就走了。

商场经理巧妙地给对方留了个台阶,虚构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既维护了商场的荣誉,又保全了顾客的面子。如果商场经理针锋相对地指出了顾客所犯的错误,顾客可能要大吵大闹,无形之中就会对商场的形象造成损害。

2.?送给对方一个可撤的借口

当对方在谈话中陷入困境后,我们可以适时给对方一个借口,让其趁势撤出去。这样的借口很好找,但必须要巧妙些。

单位的老乔和老孙常常为某些事争论不休,平常他们都很理智,情绪稳定。可是有一天,两人为了一件事又争恼了,老孙指责老乔做法不对,而老乔却指责老孙不该干涉他的处世方法。后来,老乔的情绪越来越糟,对着老孙的指责一声高过一声。这时,老孙也觉得自己错了,不该对老乔的处世方法有干涉,别的事都好说,干涉别人的处世方法,那等于干涉他人的私事,但话已出口,也无法收回,老是重复着一句话:“就是你不对。”虽然嘴上不停地说着,但他也感到自己理屈词穷。旁边的老马看在眼里,恰好这时,老孙的妻子来找他,老马就说:“老孙啊,你还在那儿说,你妻子来找你,在外边等了好半天了,我看你今晚是不想吃饭了。”老孙一听老马的话,眼前一亮,佯装老马不早点告诉他说:“你咋不早说,我妻子最烦等人了,我得赶快走。”说着,拿起公文包就走了。这时的老乔,也觉得自己占了上风,得饶人处且饶人,以后也就再没提起过这个话头,大家依然和好如初。

3.?替人斩断乱麻

一般情况下,打断他人讲话是不礼貌的,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打断他人讲话,却是在帮他的忙。尤其是当他人正在因为某个话题陷入困境的时候,如果我们适当的插入,不仅不会引起他的反感,还可以替他人解围。

一天,江某和朱某因为一件事,互相吵起来,正当他们喋喋不休的时候,旁边的刘某,突然像想起什么事似的,大声说:“哎呀,我差点忘了!”江某和朱某不自觉地都停了下来问:“什么事大惊小怪的?”刘某说:“明天乒乓球赛几点开始,别让我又迟到了。”江某说:“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明天下午三点在俱乐部开始。”说完这句话,江某也感到,自己和朱某的争吵也不是什么大事,干吗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呢?想到这儿,也就不和朱某接着争论刚才的话题了,而朱某见江某没说话,也觉得没有必要重提那个令人烦恼的话题,就这样,江某和朱某的争吵结束了。

在这里,由于刘某的插话,江某和朱某中断了争吵,又因为江某回答刘某的问话,无意中说出“不是什么大事,何必惊慌”的意思,触动了自己为了小事和他人争吵也没有意思的想法。在这个停顿的时间里,双方反思了自己的行为,都不愿再提让自己无法脱身的话题。

4.?会说圆场的话

我们平常都有这样的感觉,当我们讲述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发展到激烈的争论,就谁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为对方总喜欢在自己一句话还没说完时就插上话,讲述他的道理。也有的人听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却急着表述自己的观点,非要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不可,这时就需要有人巧妙地解围,给双方一个台阶下。“替他人圆场”就是指由他人将争论双方的观点表达出来,通过中间人,让双方心甘情愿地接受对方的观点,以达到解围的目的。

李某和汤某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为策划一次会议,他们各执己见。两人都认为自己的意见好,试图说服对方。一开始,他们还用商量的口气说话,到后来就有点争论的意思了,谁也不肯让步,谁也说服不了谁,好像不证明自己的比对方的好,就不肯罢休。坐在旁边的叶某,一直听他们在争论,一看形势不妙,就凑过来说:“你们谁也不要讲,先听我说,我看你们吵来吵去,就是没弄清对方的意思。”接下来,叶某分析了双方看法的优点和不足,李某和汤某也点头称是。分析完了之后,叶某说:“我看这事好办,互相取长补短。”最后,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要李某和汤某直接承认对方看法的合理性,似乎是做不到的,那样的话,他们总会觉得低人一等。通过叶某的分析,给双方心理上造成优势,双方都会在心里想:“我有错,你的见解也不一定对。”这样就容易接受对方了。因此,我们在为他人解围时,可以采用替人圆场的方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