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国从欧洲战争中获益
(1915年8月22日)
《字林西报》财经编辑斯利尼瓦斯?维吉尔
“目前的战争被证明对中国有利。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向中国人灌输这样一种想法,即离开了他们的指导和资金支持,中国便不能正常地运转。然而,自从战争转移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后,中国突然发现,她并不需要外人的指导和帮助,一样可以良好地运转。这极大地提升了她的独立自主性,从而必将对国民生活和国家前途产生非常积极的效果。”
斯利尼瓦斯?维吉尔(Srinivas R。 Wagel)先生上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维吉尔先生来自东印度,在上海《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担任财经编辑长达5年,最近刚从中国来到纽约。他是中国财经事务权威,有两部专着,《中国金融论》(Finance in China)和《中国的货币和银行》(Chinese Currency and Banking),第三本着作《中国税收论》(Taxation in China)即将出版。他将在美国停留数月,进行有关经济主题的写作与演讲。
维吉尔先生说,“中国就像一个被好几个家伙共同欺压的人,突然,这几个家伙放开受他们欺负的人而自相残杀。于是,这个人迅速站起来,重新获得自由与独立。中国的情况就是如此。”
“中国在一段时间内将不再被外界干扰,她将有机会解决一些自身问题,并获得力量。例如,在金融财政领域,中国过去被迫相信,如果没有外界援助,她便无法正常运转。但自从大战爆发以来,中国便无法从外获得贷款,无法以原有方式融资。”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中国自己设法找到了资金来源。中国人民能够从他们的储蓄箱中提供资金,而这表现出了他们对袁世凯总统建立的中央政府充满信心。”
“这些钱主要是银元,当然也有一些金元。中国正在筹集这些资金。这次全国性筹资额对于美国而言并不是很多,但对中国已经足够。这个国家现在知道,如果列强不对她进行骚扰,即使没有外国贷款,她也可以设法正常运转。”
“关于进出口贸易,战争极大地减少了出口量,而进口贸易也遭受很大挫折。中国过去被教育,她必须依靠这些进口才能存活。但是,虽然进口商品不再如先前那样运进来,中国经济却依然能够良好地运转,并卓有成效。中国过去习惯购买她并无支付能力的商品,致使国家债务越积越多,仅仅支付利息都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中国没有任何有形的东西可以偿还债务,既然战争中止了进口贸易,这对于中国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贸易关系的改变对这个国家更为有利。至少在面粉和棉纱两个方面,中国已受益于战争而扩大生产。战前,面粉和棉纱的产量有限,但去年的产量已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