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王有龄有些纳闷,当年在杭州城里面寻找胡雪岩的时候,为什么仆人说他已经离开了杭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自己的仆人骗了自己?自己的仆人一向老实可靠,应该不会啊!
另外两位看到王有龄如此失态,连忙问是怎么回事,王有龄便把自己和胡雪岩的渊源说了一下。两人都不禁感叹胡雪岩是一个义薄云天的君子,真是有古人之风!
“今天幸亏巧遇罗兄。当年我多次派人去找过他,怎么就找不到他呢?”王有龄还是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大人是哪一年派人去找他的?”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就是我们认识的第二年春天。当时我刚从京城回到杭州,派人找过他好几次,可别人都说这个人已经离开了杭州。”王有龄皱着眉头。
“哦,”这位罗姓商人也有些吃惊,想了想说道,“胡兄倒是跟我说过,他曾经一度离开过阜康钱庄,半年后老板又把他请回去了,具体是哪一年,我就不清楚了。”
听到这里,王有龄就明白了,胡雪岩给他的银子,一定不是他自己的,而是私自从钱庄里面拿出来的。他离开钱庄,肯定也是因为他私自做主,把钱庄的银子借给了自己,才被解雇的。还好,他又被老板请回去了,不然,自己就真对不起胡雪岩了!
一刹那间,王有龄必然非常感动,决定要把胡雪岩当做一生的朋友了!一个人如果有一万两银子,资助你500两,那可能也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他是一个一年只能挣几十两银子的人,却舍弃了自己锦绣的前途,赠送你500两银子,这份情谊,这还用得着多说吗?
王有龄按捺不住了,立即动身去杭州找胡雪岩。
在一家酒楼里,胡雪岩当时正在低头喝酒,突然一个人问也不问,就坐在了他的对面。
胡雪岩心想,这个人怎么这么没有礼貌,招呼都不打,就一屁股坐在我的对面,他正要抬起头来看看这人的模样,却听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声音向他说道:“兄台,不知道可不可以坐在这里?”
胡雪岩愣了一下,这声音无比的熟悉,却又想不起来是谁,他终于抬头一看,却是无比的惊诧和惊喜:
“雪轩!”
雪轩是王有龄的字。对面的王有龄笑眯眯地看着胡雪岩,眼睛里却也是激动的目光。王有龄现在已经胖了一圈,不再是当年落魄的模样了。
六年了,两个人终于又见面了!
两个人都想知道对方的近况,尤其是王有龄。王有龄对胡雪岩的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所以更加热切。
胡雪岩于是简单地把自己这几年的情况讲了一下,却只字不提当年因为资助王有龄500两银子而被迫辞去工作的事情。
这件事情也不必提,你要是提了,让别人听来,那就像是在邀功,反而不好。
王有龄却忍不住问道:
“当年我曾经派人找过你多次,却都没有找到你,这是什么缘故?”
“哦,当时家中有事,我正好离开了杭州一段时间。”胡雪岩想轻描淡写地把事情略过。
王有龄却是一个执拗的人,他想逼胡雪岩说出自己已经猜到的事情,便接着追问道:“不知道是什么事?”
王有龄可能觉得此话不妥,毕竟家中有事是胡雪岩的私事,所以连忙补充道:“按理说,我不该过问胡兄的家事。不过我与胡兄一见如故,你的事就是我的事。”王有龄故意这么说,一方面要胡雪岩说实话,别一方面也要表明自己的心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