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3 第三状态的由来(5)

情商决定一生:带你了解情商提高情商 作者:窦胜功


(5)家庭沟通失调症

家庭沟通失调,既影响父母,也使孩子的心理饱受压力与破坏。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棒打出孝子”,这种哲学深植于很多人的心里。他们相信鞭下可以创造奇迹,但事实上却只创造了孩子的心灵伤痕与一堆的误解。孩子们不喜欢这种“爱”法,孩子希望父母能真正了解他们生命过程中的所有脉动,喜欢父母尊重他们的感觉,希望父母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说法,不要老扮演发言者的角色。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棒打式教育突变成过分的溺爱。一方面将孩子放任成“无法无天”的“小皇帝”;另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强迫孩子什么都学,孩子痛苦,父母也跟着受气。实际上,中国父母的教育方式,属于精神分析学说的“口腔期控制型”,即父母一听到婴儿的哭声,就会忍不住地喂食,不让他们有任何机会受冻挨饿。

(6)老人寂寞症

现代社会,与日俱增的变革使“家”的观念也变了。家,似乎已成了两个老人的孤独世界。中国的老人们大多不像欧美国家那样懂得自我安排,他们大都是农业时代的付出者,却是工业时代的牺牲者。

以往,老人是受人尊重的对象,他们是社会的皇历,是气象局,是决策者,是仲裁者,是被请教者。尊老敬贤是传统社会的写照。但在工业社会之后,淡薄取代了人情,老人也由原来的尊贵者转而成为了社会的负担,常常遭受冷遇。再加上健康指标的逐渐减弱,皮肤皱纹、白发、佝偻、行动缓慢、听力与视力等感觉功能的下降,常有病魔缠身,这些都让老人烦不胜烦。老人的第三状态与这些原因有了形影不离的关系,自怜、自卑、自怨、自恨、挫折、伤感等,常常如影相随。

原来老人曾是经济的来源与支配者,现在沦为消耗与被支配者;原来是生命的驾驭者,现在变成了被驾驭者,所有这些都使老人成了人生中最黯淡的阶段,也就逐渐患上了老人寂寞症。而老人寂寞症侵吞的不仅仅是自己,甚至还包括全家人,结果往往弄得一家鸡犬不宁。

3.社会因素压力

新的时代制造了新的社会问题,而人们对这些尚不具备承受力和免疫力,这就为第三状态的繁衍提供了最佳的培养基地,致使这些社会问题成了现代人感染第三状态的头号“病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