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2 培养孩子情商的内容和方法(7)

情商决定一生:带你了解情商提高情商 作者:窦胜功


(1)教给孩子说话的技巧

许多不善于同人相处的孩子都缺乏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谈话技巧,他们不能用恰当的语言把自己的思想和欲望传达给别人,也不善于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想法。由于缺乏谈话的技巧和其他技能,因而变得更加消极或者更加霸道,以自我为中心,进而发展成为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教会孩子谈话技巧的最好办法是与家人谈话。父母在睡觉之前和孩子交谈,或者在饭桌上和孩子进行宽松有意义的谈话,或者在散步、郊游中,都是很好的一对一的对话机会。所谓有意义的谈话,其特点是实事求是地自然暴露,分享双方的思想和感情、缺点和错误、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目标和梦想等。对于那些缺乏社交技巧、拙于与人相处的孩子来说,应该进行更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谈话。人的会话技能同其他语言技能一样,可以通过实践来提高。

实际上,人们总是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谈话,任何可能的话题都可以用来讨论。例如,孩子喜欢的玩具、游戏、电视节目等。然后,就要求孩子们自己找话题,并使谈话保持几分钟的时间。作为父母,应该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引导孩子畅谈自己的想法。让孩子牢记:社交技能是可以学会的;谈话技能可以帮助孩子得到社交门票,从而为他人和社会所接受;会话技能包括介绍自己的情况,询问别人的情况,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接受对方等。

(2)学会给人幽默感和愉悦感

幽默感在人的社交能力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擅长幽默的孩子童年时代就在人际交往方面比较成功,因为人们“很难讨厌能让他笑起来的人”。幽默风趣的孩子更受人欢迎。

儿童幽默感发育的几个阶段。

实际上,和其他情商技能一样,幽默感的发育在婴儿出生最初几个星期就开始了。在婴儿6周时,你就可以和他玩藏猫咪,用一块手绢遮住自己的脸,然后迅速拿开,孩子就会冲你笑。我们天生就知道怎样让孩子笑,而且其方法往往是无师自通的。

对2岁以前的婴儿,幽默的基础是身体的不和谐性。例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把鞋子当成帽子戴在头上,会让他与大人大笑不止。3岁的孩子就会发现,纯粹语言本身也会很有兴趣。刚开始,他会发现叫错名就非常可笑,例如,把“脚”说成“手”,把“猫”说成“狗”,把“妈妈”喊成“爸爸”。重复也会使笑话更可笑。3~4岁的孩子会发现,概念的不和谐也会使人大笑不止。例如,一个3岁的孩子把瓶子放在嘴里并不可笑,但爸爸这么做就太可笑了。5~7岁的孩子语言能力更强,逐渐明白许多词语有多种不同的含义,而且开始讲有双重含义的谜语。8~12岁的孩子,每个人都会有许多笑语要讲,而且迷恋现成的谜语,许多孩子为自己能记住许多谜语和笑话而感到自豪,经常可以看到,全班同学比着讲笑话,看谁知道的多。进入中学(13岁)以后,孩子们的认识能力已经比较成熟,能够看出象征意义上的不和谐性,双关语和笑话的形式更加成熟,而且这些幽默感就逐渐变成正面课堂行为,而被视为一种社交才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