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创业的四个最基本问题(5)

今天,你创业了吗 作者:张小强


特殊时机下的创业时机

也许你会反驳我,说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满眼都是青春逼人的IT新贵。

戴尔在18岁的时候,就注册了“戴尔电脑公司”,投入到直销电脑的生意中;比尔·盖茨在19岁的时候,辍学来实现他伟大的梦想,创办微软;20岁,史蒂夫·乔布斯在车库里办起了苹果公司;同样不到30岁时在车库里开始自己伟大事业的还有谷歌的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赛吉·布林……

我们再来看看国内的创业者:康盛世纪首席执行官戴志康(27岁),PCPOP首席执行官李想(27岁),MySee首席执行官邓迪(27岁)、总裁高燃(27岁)、技术主管张鹤翔(26岁),163888翻唱网首席执行官郑立(26岁),MaJoy总裁茅侃侃(25岁),非常在线首席执行官赵宁(25岁),“创智赢家”畅网科技首席技术官陈曦(26岁)……当这样一批20多岁的创业精英集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不由得让人惊呼,“80后”财富新生代正在崛起。

那么,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这些创业者并没有遵循上面提到的创业的最佳时机,一样取得非常棒的创业成就;这些人创业的年龄都比较小,但是他们都成功了。

这说明,有的时候机遇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创业者,碰到了一个对于自己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千载难逢的机会时,你不应该再去考虑年龄的问题,而应该立刻走上创业的道路上去。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当年的比尔·盖茨也要等到自己的年龄到了,再去选择创业,他还会成为现在的世界首富吗?

虽然过早地进行创业不是我所鼓励的,因为过早创业的风险比较高,但是如果你面对一个伟大的机会而不抓住,就是愚顽不灵,误解了我的本意了。

让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发展一日千里、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对这些信息,很多人开始感到不知所措。“信息垃圾”一词也应运而生。早在雅虎面世的时候,就是以搜索引擎的形式被人所熟知的。可是,对于搜索引擎的未来远景却没有人能够看得清。任何人都想象不出,单靠搜索引擎怎么赚钱。后来,雅虎转而做门户,其他的搜索引擎公司也转移了关注的重点,这才给了谷歌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谷歌的创始人有两位,分别是佩奇和布林。在1995年,他们俩同时进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时年24岁和23岁。就在这一年底,这一对儿时朋友在斯坦福的计算机实验室里,携手开发搜索技术。

1996年的1月,两人通过倾力合作,开发出了一种崭新的搜索引擎,命名“Backrubs”。所谓“Backrubs”就是“返回触摸法”,取自那些指向网页的“返回链接”。这就是搜索引擎的雏形,也是谷歌的前身。

其实,“Backrubs”是以传统的搜索引擎技术为基础的,但是却引入了“PageRank”算法,因此,用它在互联网中搜索信息,得到的结果在相关性上比以往的搜索引擎要优秀得多。

“这个小东西好像挺好玩的。”当两人第一次看到刚刚发明的“小玩意儿”饶有兴致地说。可是,和大多数的程序员一样,两人并没有把当“玩意儿”开发出来的小程序当回事。

在学校内部的BBS上共享了这个小软件以后,他们就分别忙自己的课题去了。

差不多过了1年的时候,两人都已经快要把Backrubs忘掉了。突然有一天,他们在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导师在使用Backrubs。

“嘿!这可是我们做的,你们怎么都在用啊!”布林半开玩笑地说。

“是吗?”导师惊讶地说,“这个搜索工具挺好用的,现在学校里的人都在用呢!”

老师的话让两个年轻人大吃一惊。

经过简单调查,他们惊异地发现,本来只有一两个人知道的Backrubs,现在竟然每天被上万个人使用。

还是布林的反应灵敏一些。他觉得Backrubs说不准真的会有市场。布林劝服佩奇把这个小软件卖给一些专门做搜索引擎的公司,然后用赚到的钱去夏威夷度假。

布林的想法得到了佩奇的认同。两人又把Backrubs做了一些改进以后,准备去敲响Yahoo和AltaVista等国际搜索引擎网站公司的大门。

可是,他们错了。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买他们的产品。

两人都感到很郁闷,可是转念一想,既然没有人愿意收购,为什么不能自己创业呢?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1998年9月7日,谷歌正式成立了。自从成立以来,谷歌的发展一日千里,甚至到后来竟然逼着微软希望收购雅虎来抗衡谷歌。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业。布林和佩奇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

这就是我所说的创业时机--当你拥有了一个伟大的创意,或者一项能够影响未来的技术,或者一个千载难逢的创业时机,那么你就应该果断地开始你的创业征程,而把我在前面谈到的一般意义上的创业时机问题全部忘掉。

请记住,创业的时机比年龄更重要,比经验也更重要。如果你拥有好的创业时机,不管你是个毛头小伙,还是已过花甲之年,一样可以创业成功。

大家都应该知道创业成功的最关键要素--创意、远见和自发性,并不存在具体的年龄限制。

所以,我们同样可以找到很多大器晚成者的成功范例:玫琳凯·艾施,45岁退休后投入了半生的积蓄,在一家不到50平米的小店里开创了如今全球知名的化妆品集团玫琳凯化妆品公司;雷·克劳克,麦当劳创始人,52岁开创快餐连锁模式,花270万美元买下麦当劳餐厅的所有权,并将之推向全美国;山德士上校,肯德基之父,66岁开始二次创业,1009次的推销失败也丝毫没有动摇他对成功的信念,这才有了现在的肯德基在全球遍地开花。

不过,如果在年龄比较大的时候进行创业,你要想清楚--在一般的情况下,四五十岁是应该安享晚年的时候。如果你在这个阶段选择创业是可以的,只不过你将会丢失掉自己其他享受人生的机会。毕竟有的时候创业和生活是不能两全的。

最后,我再次重申我的观点,请记住:第一条,一般意义上讲,35岁左右是创业的最佳时机。如果你觉得自己并没有过人的才能或者碰到一个良好的机遇,选择在这个年龄段创业风险是最低的。第二条,如果你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或者坚定了创立一份事业的决心那么可以完全将第一条忘掉,马上采取行动,迈上创业征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