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改掉夸夸其谈的习惯
高谈阔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这是鲁迅先生曾经讽刺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在我国曾经极为盛行,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么颜之推是如何看待这种高谈阔论、言不及义的行为呢?
对于那些群居终日、言不及义的人,颜之推是深恶痛绝的。他一直主张为人要做实事,不能只知道高谈阔论,那样,不仅于事无益,还会逐渐毁了自己的前途,因此,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涉务篇》中这样教育他的子孙:“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也就是说,有才学、有知识的人处世,最可贵的是能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而不能只是高谈阔论,整天不是弹琴就是看书,白白耗费国君(国家)给你的俸禄和官位。
颜之推主张不论是帝王将相、圣贤高人还是凡夫俗子,都要勤奋学习,不可荒废,学习的目的在于“行道以利世”,因此要掌握“应世经务”的真实本领。也就是说,为人要有务实的精神。因此,他主张除了要熟读儒家的《五经》之外,还应“涉百家之书”,而且要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学习各种杂艺:琴、棋、书、画、数、医、射、卜等。还要熟悉农业生产知识。他特别强调要掌握一技之长,以为立身之本,所谓“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他严厉地批评了当时许多世族子弟饱食终日、不学无术、庸庸碌碌、夸夸其谈的作风,认为那些人“难可以应世经务”,做不出什么实效成绩来。
不只是那个时代的人喜好高谈阔论、攀比、夸夸其谈,这同样也是现代大多数孩子的一个通病。很多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喜欢向同伴炫耀,自己住的房子如何豪华,自己坐的车如何高档,长期攀比的心理容易让孩子形成浮躁、虚荣、崇尚金钱的作风,并且喜欢空谈,而缺乏实干的能力。从颜之推的教育理念中,我们能够看出,教育孩子,要让他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这样才对他以后的安身立命有所帮助,而让孩子一味地自吹自擂,只能是毁了孩子的前程。
名门家训析要:我们来看这样一则故事:墨子门下有一位学生,名叫子禽,有一次子禽向墨子问道:“老师,您认为多说话有好处吗?”
墨子回答说:“你看看那些生活在水边的青蛙、癞蛤蟆还有那群逐臭不已的苍蝇,它们不分黑夜白昼,总是聒噪个不停,希望以此显示自己的存在,吸引他人的注意。可是,就算它们叫得口干舌燥、嗓子生烟,也没有谁会去注意它们到底在叫些什么,人们对这些声音早已是充耳不闻了。现在你再来看看这司晨的雄鸡,它只不过是在每天黎明到来时按时啼叫,然而,雄鸡一唱天下白,人们听到了鸡叫,知道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于是纷纷开始新一天的劳作。把二者对比一下,你以为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准确把握说话的时机和火候,努力把话说到点子上,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收到预想的效果啊!”
听了墨子的这番教诲之后,子禽如梦方醒,恍然大悟。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平时接触的各类人群里,那些像癞蛤蟆、青蛙和苍蝇一样,不顾时间、地点与场合,整日喋喋不休、废话连篇的人还是为数不少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要夸夸其谈,不要像青蛙和苍蝇等那样整日扯着惹人厌的嗓门儿高叫,而应该向司晨的雄鸡学习,顺应时势,尊重规律,恪尽职守,多干实事,少说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