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送春

江南味道:每个人心中的枕水故乡 作者:诸荣会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是宋代词人王观的一首《卜算子》,也是我十分喜欢的一首小令,每每读起它我就会联想起了从前的一个习俗:送春。

只是我想到的送春可没有这般诗意。

春来青黄不接,一些人家断了炊,走投无路了,有人便去“送春”:他们手拎一面小铜锣,肩上搭只布褡裢,远走他乡,走村串巷,每遇望上去稍富裕些的人家,便上门去讨一把碎米、半把糙面之类。“铛铛、锵——铛铛、锵——铛铛——锵锵——铛铛——锵”他们首先将手上的铜锣在门口有节奏地敲打,然后和着敲打的节奏说唱起来。唱词多为迎春接福的吉祥话,所以人们就将这种乞讨的形式谓之“送春”。

一户人家刚造了新房,送春者会在他家门口唱:

手敲铜锣响铛铛,

老板家里亮堂堂;

我送春光到你家,

幸福日子万年长。

铛铛、锵——铛铛、锵——铛——铛——锵锵铛铛——锵

……

如果这家人家刚娶了新媳妇,送春者则要唱:

手敲铜锣铛铛响,

新娶媳妇好漂亮;

我将春光送府上,

早生贵子去留洋。

铛铛、锵——铛铛、锵——铛——铛——锵锵铛铛——锵

……

如果主人一时不拿出施舍,这便意味着主人想听送春人多唱几句,送春人就得一直唱下去,直唱到主人把施舍拿出,送春人就借着将铜锣翻过接施舍的机会而停止说唱,并就此一面道谢一面告退。

送春的词儿,一般都是送春人现编现唱,这就要求送春人眼快、脑快、嘴快,见什么唱什么,因此,有“送春”本事的人其实并不多;也因此只要有送春者上门“送春”,人们一般都会施舍,且态度较之于对一般乞讨者要客气得多。这让一般乞讨者既羡慕又嫉妒。有一句意在讽刺可怜的人之间互相轻视的俗话:“讨饭的看不得拎锣的。”这“拎锣的”便是指送春的人。

由于送春说唱时要不断敲打铜锣,所以“送春”又叫“打春”。据说“打春”习俗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朱元璋出生于“十年九年荒”的安徽凤阳,他当了皇帝后并没能改变老家的这种局面,于是便诏告天下,立春之日,凤阳人可以用送春的方式向天下人索要钱、米,且被要者不得拒绝。这也算是朱元璋发迹后对故乡的报答吧。朱元璋晚年选陵孝陵。为了使孝陵附近的住户能与他长期“和平共处”,临终时他颁布诏书,特赐孝陵卫一带人家可享受他故乡人的待遇,即在立春之日可进南京城送春,向城里人索钱、米,且城里人不得拒绝。

如今送春的习俗早已消亡了,但大街上还不时有乞讨者。他们的乞讨都是直奔主题,有时竟是强要恶讨,与之相比,送春真可算是一种“文化”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