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秦淮河从窗下流过(2)

江南味道:每个人心中的枕水故乡 作者:诸荣会


好在今天的秦淮人已从这支既往的歌中认识了自我,他们不再只津津乐道秦淮河的风流故事和美人佳话,更不再因此而悠闲自足。每天清晨,当秦淮河还呵欠连天地吐着满河雾气的时候,两岸一个个雕花小窗如惺忪睡眼般已早早睁开了,人们上班前的忙碌从窗口溢出,打破了河面上晨雾裹着的宁静。河边小码头上人影匆匆,临河梳洗的人们将还在河心睡着的月亮搅成了满河银片,他们梳洗的姿态优美,动作利索,小码头间没有了聊天的空闲,更没有了那比河水还长的故事。就是回响在石驳两岸的捣衣声,节奏也变得短促而明快。随着一声清脆的喇叭声,满载着小城风情的第一辆邮车从跨河的桥上驶过,一个个精彩的小城故事便被发往遥远的地方。随后,一辆辆锃亮的自行车在桥上有声有色地汇成了一条湍急的车流,古老的石拱桥成了“立交桥”,桥上桥下,争分夺秒的车流与缓缓悠悠的水流,协奏着一首时代感鲜明的秦淮晨曲。

太阳升上了天空,秦淮河收起了薄薄的轻雾,但河两岸反而人影寥落,清亮亮的河水轻扑着两岸的驳石,同时潋滟的水光在背阳的石岸上悠闲地变幻着图案。河里的鸭子,有的浮在水上,将头插在自己背上的翅膀里打盹,有的则在水边的小码头上梳洗羽毛。小阁楼的阳台上,色彩缤纷的时装早已晾干,但仍没人来收拾。骄阳下,小阁楼更加显得萎靡不振,直到傍晚,斜柳绿桑间陆续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自行车,它们才恢复生气——它们的主人回来了,眉宇间明显都挂着倦意。但是当他们听见了秦淮河轻声的吟唱,看见了古秦淮独特的景观,再浓的倦意就都烟消云散了。此时有人隔河交流着一天工作的收获;有人倒上一杯清茶,专注地阅读当天的“晚报”“导报”“桥报”,为各自的工厂和公司寻找着有用的信息;孩子们也不再叉鱼钓虾,各自就着一张小方凳专心做着每天要做的功课。夜幕降临,这里的人们无论多忙,每天的“新闻联播”是不能不看的。许多人把电视机搬到阳台上,于是黑白的、彩色的荧光交相辉映,如霓虹闪烁,陋巷般的秦淮河此时成了一条不夜的长街,有声有色地装饰着小城不曾有过的风情。

是的,这里的风情在发生变化了,色调灰暗的低篷矮户间,悄悄崛起了一座银灰色的摩天大楼,虽有点鹤立鸡群,也破坏了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但唯因如此才使人动情——这是秦淮人在贫瘠的土地上艰难培植出的一棵参天大树,也是他们在天地间大写给世人的一个巨大的惊叹号!

秦淮河从我的窗下流过,每一个“烟笼寒水月笼纱”的夜晚,我总爱凭窗临河,此时秦淮河悄无声息,但两岸小阁楼的雕花小窗,如一双双不眠的眼睛还在发着光芒,那是秦淮人投向秦淮河的一片深情。

呵,秦淮河从我窗下流过,秦淮河从我心头流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