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6.光绪帝一怒开缺礼部六堂官

帝制的终结(上):甲午之殇 作者:胡为雄


光绪帝一怒开缺礼部六堂官。裁汰各衙门冗员圣旨颁后,顿时人心惶惶

6月19日,康有为上折请开制度局。光绪帝知此干系重大但又宜先行开设,便着总理衙门速议复奏。

总理衙门大臣奕匡暗将康有为上折的内容奏告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向他示意:“既不可行之事,只管议驳。”于是奕匡在复奏中逐条加以驳斥,言祖宗所定官制乃法制大备,已有内阁和军机处,不必开制度局;已有六部九卿和总理衙门,不必另设十二新政局。况轻改旧章,亦易以滋纷扰。

光绪帝览奏后,甚为震怒,又着总理衙门另行妥议具奏,并召见张荫桓责问,说总理衙门尽驳康某之奏,欲一事不办。张荫桓回衙传旨后,诸大臣都感到棘手。奕匡不便再次公然反对,便奏请派接替翁同龢职位的军机大臣王文韶会同议奏。他知道王文韶与自己见识相同,故有此议。光绪帝即朱批命准奏请,并令总理衙门切实筹议具奏,无得空言搪塞。

然而奕匡在奏议时竟先扬言:“开制度局是废我军机,我宁忤旨而已,必不可开。”王文韶则主张采用敷衍之法,不公开反对圣旨:“皇上圣意已定,必从康言。我全驳之,则明发朱谕,我等就无权了,不如略敷衍而行之。”众军机大臣觉得此议甚妙,即全然赞成,于是计议一折,其折称:康有为奏折中云誓群臣定国是一条,因诏书已下,国是已定,此条无庸议。请选天下通才二十人置左右议制度一条,乃改为选翰詹科道十二人轮日召见,备顾问。请令咸民上书一条,改为职官递总理衙门,士民递都察院。

光绪帝阅览后,见奏折虽然反对开制度局,使康有为折中的条陈多成虚文,但亦无从责难,只得准奏,谕各部院官员条陈由各堂官代奏,士民上书由都察院呈递,并令部院官员无得拘牵忌讳,稍有阻格。

光绪帝这道谕旨颁下后,礼部主事王照即遵旨上折请礼部代奏。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骙接过一看,见王照在折中有“变法两月来,诸臣迁就弥缝,阴怙旧习,若不早令憬悟,恐皇上力愈奋而势愈孤”的言论,大为恼怒,便即将它掷还。王照气愤不过,即又具折弹劾二人抗旨阻格上书,并面交怀、许。怀、许二人见此,更是拒不收折。王照遂愤斥二人,扬言要将折交都察院上奏,二人不得已才答应代奏。但在代奏时,二人与礼部四位官员却说王照咆哮署堂,藉端挟制;还说王照请皇上游历日本是要置皇上于多刺客的险地,居心叵测,故应加惩治。光绪帝见怀塔布、许应骙等人代奏时对王照肆意诋毁,不禁勃然大怒,命将怀、许等六人交吏部议处。

可是,吏部议处时,军机暨吏部大臣徐桐却有意保怀塔布、许应骙等人过关。他在复奏时说:“礼部六堂官按律以应奏而不奏者,私罪降三级调用。不过,此事先应向皇太后请懿旨定夺。”光绪帝见徐桐如此复奏,更是怒不可遏。他全然不理会徐桐要他去颐和园向皇太后请懿旨的奏请,提笔即发朱谕将怀塔布、许应骙等人革职,以厉威风众。其朱谕称:“礼部尚书怀塔布、许应骙六堂官,对主事王照条陈故为抑格,岂以朕之谕旨为不足遵耶?若不予以严惩,无以警戒将来。今着怀塔布、许应骙六堂官即行开缺,着李端棻等署礼部堂官。礼部主事王照不畏强御,勇猛可嘉,赏给三品顶戴,以四品京堂候补,以示激劝。”

光绪帝刚刚开缺礼部六堂官,又收到甘肃藩司岑春煊等人再次请裁汰京中各府、司、寺等衙门及各省滥设的局所和裁汰冗员的奏折。光绪帝本来早就为各省裁汰冗员事迭经谕令,但迄时无一省核实遵办。这次得奏后,光绪帝即准奏,并于8月30日下诏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大理寺等衙门及湖北、广东、云南等三省巡抚及各地冗官,还严禁胥吏扰民。接着,他又严令大学士、六部及各省督抚将应裁文武各缺和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

这两道诏令下后,康有为尤感高兴,他对梁启超等弟子说:“英国公使窦纳乐曾与人言:‘如此裁员,差不多是在中国政界起了个革命。’皇上此次裁冗员如得计,维新之功指日可待。”

然而朝中大小臣属对裁员诏令大多反对,以致朝野震骇,人心惶惶,有官职者惟恐自己被裁。守旧大臣对诏令则坚决反对。徐桐竟扬言:“先革去老夫,徐议未晚。”户部尚书信敬也说:“户部无冗员可裁,有冗员也不能裁,予不为怨府。”各部院见吏、户二部毫无动静,都拖延观望着,根本不提裁员之事。至最后,反对裁员的官吏不敢明言光绪帝不是,转而流露出对康有为的忌恨,以为岑春煊等人上折是他的煽动,必欲杀之而后快。许应骙、文悌在得知湖南邵阳举人曾廉上疏请杀康、梁一事后,立即上折请将康有为逐回故里;因光绪帝不准而未果后,二人又想说动孙家鼐,拟将康有为逐出京师,派去上海办官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