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既有的现状让人感觉既舒服又稳固,因为绝大多数的选择都已经被决定了。你有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在你每天的绝大多数时间里面,骑象人都处于一种“自动驾驶”的状态之中。但是,在遇到情况发生改变的时候,自动驾驶就不再管用了。冷不丁的,需要做出选择的情况迅速增加了,于是习以为常的各种习惯变成了陌生的决定。当你已经节食了之后,每天去吃烤干酪辣味玉米卷的习惯就不再继续下去了,而去吃则变成了需要做出决定的事情。当你招到了一个新的管理者之后,原有进行交流的方式将不再是你的第二天性,你将开始重新与其进行新的适应过程。
改变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选项,而这又造成了新的不确定性。让我们在这里明确说明一下:不仅仅是出现各种选项会造成决策瘫痪——就像是从100种不同的油炸饼中选出一种那样——事实上,各种选项本身也是含混不清的。在发生改变的时候,你可能就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样的选项可以去进行选择,或许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需要去做出决定。而和桌子上放着24种果酱的情形一样,这种选项的不确定性本身也会导致决策瘫痪的出现。
歧义会耗尽骑象人的精力。因为,他正是那个牵引着大象向前走的人,是他尝试着把大象引上一条新的道路。而当道路不确定的时候,就像医生们所做的一样,大象就会坚持着选择那条“已经被放弃”的道路——那条它最为熟悉的道路。为什么呢?因为不确定性使得大象感到了紧张。(想一下,当身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的时候,你是多么容易对一张熟悉的脸孔感到亲切。)而这正是决策瘫痪会导致改变流产的原因——因为它的不可见,还因为最为熟悉的道路总是自己已经走过的道路(现状)。
很多领导人会对自己设定高水准目标的能力感到骄傲——我能看到“愿景”,且不参与具体细节。毫无疑问,提出一个有吸引力的“愿景”是很关键的(正如我们在接下来的一章中将会看到的那样)。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在一个正在发生变化的环境里面,“画大饼然后当甩手掌柜”式的领导方式是行不通的。因为,有关改变最为困难的部分——导致出现决策瘫痪现象的部分——恰好是出现在细节里面。
在第一章之中我们看到,通常看上去像是“顽固不化”的情况,其实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因为缺乏清晰的目标。西弗吉尼亚州社区里面的居民,在几个教授告诉他们要购买脂肪含量1%的牛奶之前,采用的都是不健康的饮食方式,而且不会有什么较大的改变。这些人不需要什么“伟大的愿景”——没有人需要被告知 “吃得更加健康”是一个非常好的目标。他们需要的是有人告诉他们,如何在日常的行为中间实现这样好的目标,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在一大堆的健康饮食中作出选择,并建议他们从一个好的地方开始。
任何成功的改变,都需要将目标“翻译”成为具体的行为这样一个过程。
含混不清是进行改变的大敌。因此你必须脚踏实地,不再纠缠于所谓的抱负而是开始行动。简而言之,想要进行改变,你所需要的,是勾勒出那些具备关键性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