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宏坤,1968年出生在安徽桐城青草镇朝阳村。当时父亲是村里小学的民办教师,每个月只有几元钱的工资,微薄的薪水艰难地养活着一家五六口人。在他的记忆里,别人家的菜都是炒着吃,而他家的菜则是放在饭里蒸着吃,这样可以省些柴火和油盐。父母都是勤劳善良的农民,可他们却无法改变贫穷的现状。作为家里的长子,汪宏坤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
那时候,他一放学就到野地里采摘猪草,顺便捡些破铜烂铁卖钱。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1986年高中没毕业,他就萌发了出去打工的念头。在父母的极力反对和自己的坚持下,汪宏坤走出了小山村,踏上了一条艰难的打工之路。
汪宏坤首先到了武汉,在一家家具厂当喷漆学徒工。不到三个月,就能独立工作了。虽然工作很累,但他学到了手艺。有句话说得好: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在武汉打工四年多,虽然技术上很过硬,但个人发展机会太少,他开始寻求更大的发展平台。
1992年春节刚过,汪宏坤决定到北京去闯荡。大年初t,他带着仅有的100元钱做路费。由于他觉得钱实在太少了,所以就在临走前的那天晚上找了几个朋友打麻将,希望能赢点路费。结果事与愿违,他反而输掉了25元。
于是只好拿着仅有的75元上路。
汪宏坤到了北京,第一次站在北京火车站的广场上,看着眼前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他摸了摸自己口袋里仅剩的12元钱,丝毫没有动摇。而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
他马不停蹄地开始找工作。不久,他便凭借自己的手艺成为一家家具公司的油漆工。渐渐地,他发现公司的工资结算方式是月薪制,成本高、效率低,于是他给老板提了一个建议,即把工资改为计件制,多劳多得。这样大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效率自然随之提高。老板很高兴,当提出给他加薪时,汪宏坤婉言谢绝了。同时,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承包喷漆车间。
当时的那个车间存在很多管理与技术上的弊端。承包后,他积极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一个月后,工人工资涨了两百多元,同时也降低了大量成本。
后来他承包了整个工厂的油漆活儿。两年下来,积攒了两万多元钱,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汪宏坤把所有的钱全部寄回了家,想让父亲帮他存着这笔钱。没想到父亲把这些钱全部用来建房子,逐对他说:“以后你要是在北京混不下去了,就回来,起码咱还有个大房子啊。”他感到非常生气,但是父亲的话更坚定了他创业的决心,他不相信自己会有混不下去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