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个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爱需要付出,不管父母之间有多少不如意,既然培育了爱的果实,父母双方最起码也要陪伴孩子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家长的辛苦与付出,是孩子奋斗的动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客观地讲,目前我国的高中课程,涉及的知识颇多颇广,初高中之间的梯度也很大。作为人口大国,学生间的竞争也相当激烈。学生要想取得优良的成绩,既要有良好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勇敢的吃苦精神;既要培养刻苦学习的兴趣,又要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作保障。如果孩子像一只孤雁,没有感情支持,没有理想支撑,没有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甚至和老师的教育作对,高考注定要失败。如果孩子早已厌学,高中三年,实在难熬。
来看看我与一个孩子的对话,看看他们有多么幼稚。
“几个老师认为你的学习能力不错,为什么成绩这么差?”
“没怎么学。”
“为什么不学?”
“爱玩、爱睡、爱说话。”
“你们每天在一起,哪来那么多话,非要在课上说?”
“一件小事就可以说半天。”
“这么大了,还玩什么?”
“网游,射击类。”
“有意思吗?”
“玩的时候有意思。问题是,现在懒得学,初一初二就玩,上初三的时候,狂学,考上了高中,想等到高三再狂学,但是学不会了。”
“如果从现在开始狂学,还能赶上。”
“太难了,赶不上。”
“你试过吗?”
“试过,听不懂,不知道讲的是什么。”
“上课不说话就趴着睡觉,这怎么能听懂呢?”
“没办法,上课听不懂,说话就挨批,不睡觉干吗?”
“这样吧,从我这一科开始,从头学,从头问,我给你补,你看怎么样?”
“不知道从哪儿问起。老师,你上课只要不叫我,肯定不给你捣乱。”
“有没有想过,去选择一所职业学校,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太浪费时间了。”
“家长不让,怎么也得参加完高考再说。”
多么幼稚!好像只要不捣乱,就是在给老师面子。上了高中,就要参加高考,这是家长们的共识。可是,他上课不听、下课不学,一天十几个小时与老师周旋,真不好过。
高中那些不学习的孩子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他们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不学习,又怕老师提问,干脆趴在桌子上假装睡觉。我不听课,但不捣乱,你也不要管我。这是这些高中生对付老师的最佳办法,可是,一天十节课,一周六天的时间,容易吗?很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