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应该也算是阿里巴巴的“牺牲品”。他1992年出生,跟我们的事业同龄。那时,我们家一挤就是30多号人开会,满屋子烟雾缭绕像个毒气室,儿子关在房里不能出来。吃饭的时候,也总是跟我们一起吃工作餐。这样一来,儿子就长得越来越像他爸爸,瘦骨伶仃,像根火柴棍支起一个大脑袋。后来我们越来越忙,儿子4岁入托,一扔就是5天,周末才接回家来。
如今终于算是大功告成了,儿子也10多岁了。或许是受了马云的熏陶,他对网络格外有兴趣,很快就学会了玩网络游戏,上瘾了,跟着同学泡在网吧舍不得回家。马云对儿子展开了说服教育,可在12岁的儿子面前,能言善辩的他败下阵来。儿子只回了一句话:“你们都不在家,我回来了也是一个人无聊,还不如待在网吧里!”
马云这次真急了,当天晚上就跟我商量:“你辞职吧,我们家现在比阿里巴巴更需要你。你离开阿里巴巴,少的只是一份薪水;可你不回家,儿子将来变坏了,多少钱都拉不回来。儿子跟钱,挑一样,你要哪个?”看儿子变成这样,我也着急,但是我心里却不平衡:刚结婚的时候我本来就是打算做个贤妻良母的,结果被他“骗”进了阿里巴巴;好不容易现在功成名就了,又让我辞职回家做全职太太。他拿我当什么?一颗棋子?
我辞职以后,对儿子的游戏沉迷狙击正式拉开,第一枪是马云打响的。那时正是暑假,他给儿子200块钱,让他去和同学玩电脑游戏,玩上三天三夜再回来,但回来的时候必须回答一个问题——-找出一个玩游戏的好处。过了三天,儿子回来了,先猛吃了一顿又大睡了一觉,这才去汇报心得:“又累又困又饿,身上哪儿都不舒服,钱花光了,但是没想到什么好处。”“那你还玩?还玩得舍不得回家?”儿子没话说了。加上我的看管,儿子于是慢慢就淡出了网络游戏。
那时正是网络游戏圈钱的时候,盛大、网易都推出了新游戏,按照马云的作风,他是不会放过任何赚钱的机会的。但他硬是没有去做网络游戏,他在董事会上这么说:“我不会在网络游戏投一分钱,我不想看到我的儿子在我做的游戏里面沉迷!”
……
儿子从小学到初中,我没接送过他,都是自己背个书包去挤公共汽车。现在,辞职回家的我每天早上做好早饭,和儿子一起吃,再开车送他去学校。接着,我马上去农贸市场买菜,回家以后两荤一素一汤地搭配好,配上餐后水果,用一个分成三层的小食盒装着,然后去儿子的学校门口等他中午放学。
我辞职回家半年后,儿子的成绩在班上升了17位。班主任也说他不仅学习提高了,就连在班上的人缘都变好了,他越来越开朗、爱笑、宽容,从以前的内向学生变成了一个阳光少年!
——摘自《女士》杂志
原来,我只是欣赏马云夫妇在事业上的成就,现在我更加佩服他们明智的选择,金钱与孩子,孰重孰轻,毋庸置疑。
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他们能迅速地采纳老师的建议,果断执行这一最佳方案,可以说,他们使用了让孩子收心的最佳方案。
多少家长在老师的苦口婆心之下,仍然舍不得自己的事业?在孩子成长的危险期,错失了教育机会,最终后悔莫及。
目前,我国最缺乏的就是为孩子着想的家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父母才会有更好的心情、更旺盛的精力、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如果不能把孩子的问题解决好,将会成为父母的一块心病。
所以我呼吁家长们,在孩子的成长期,要舍得把时间花在孩子身上。仔细算一算,孩子还能跟你几年?只要度过高中阶段,一旦上了大学,你再想给孩子做顿饭,就得征求孩子的意见。
在孩子的成长期,金钱不是最宝贵的,你给他再多的钱,让他自己随便去吃大餐,也不如回到家里,能看到妈妈,吃到妈妈亲手准备的家常菜。因为,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温饱,更是相互之间的亲情与牵挂。
孩子需要的,才是最宝贵的!
对孩子进行投资,回报是最丰厚的。马云的儿子是幸福的,但愿有更多的父母学学马云夫妇,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教子心经
● 孩子小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家业,而是亲情,是能够依偎在父母身旁,切身感受父母的爱,感受那种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你给他再多的钱,让他自己去吃大餐,也不如回到家里,能看到妈妈,吃到妈妈亲手准备的家常菜。因为,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温饱,更是相互之间的亲情与牵挂。
● 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父母双方有一个人放一放自己的事业,留一点时间陪陪孩子,他就不会到社会上寻找刺激。从小处说是对孩子负责,是对家庭负责,从大处讲,是对社会负责。家长们,肩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吧。
● 只有把孩子引向了正确的轨道,才会有更好的心情、更旺盛的精力、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如果不能把孩子的问题解决好,将会成为你的一块心病。
状元宝典:注重品质习惯培养,鼓励上网发展兴趣
——2010年安徽理科状元:张浩源(总分701)
张浩源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他们对孩子的培养都是注重品质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在学习上也给了很多指导。除了学习好外,张浩源还有很多兴趣爱好。他喜欢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还是个计算机高手,设计网页、编制程序都不在话下。高中三年里,张浩源除获得数学、物理奥赛省级二等奖之外,还获得过计算机全国奥林匹克联赛二等奖。
父亲很早就注重培养他的兴趣:“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让他接触电脑、网络,每周六安排他上网两小时,这样他才能消除对电脑、互联网的好奇感,有效地利用电脑和网络。后来,他在安徽省第九届动漫设计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