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十年内能够重归财富轨道(3)

赚未来十年的钱 作者:王海滨


这样政治家就面临极大的压力来采取短视的政策维持经济和社会稳定。对于一个社会最大的威胁就是失业和贫困。

中国的经济政策则陷入凯恩斯主义的泥潭不能自拔,直到最近才醒悟过来,试图支持中小企业,什么时候跳出这个泥潭不得而知。

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也在羡慕美国正用于贪婪和自私的货币游戏,力图使人民币快速国际化,却忘了最有效和最有力的策略:

无条件地支持民营中小企业。

所以,美国和中国两个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度奇异地采取了近乎相同的经济政策来面对危机,不同的是美国有货币霸权,可以转嫁部分危机;而我们正极力要争取这种货币权利,让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交出更亮丽的答案,GDP增长超过87%,让许多人乐观地认为全?超过8%的GDP增长不成问题。我不否认,但是这也是虚火上升。中国的制造业远远没有恢复,单纯从外贸数据来看,经济就被出口拉低4个百分点。从物流指数来看,波罗的海物流指数略为升高,集中在铁矿石方面的影响,但是中国钢铁协会释放出明确信号:中国钢铁投资过剩。这会在未来的半年里迅速打压物流指数。而内贸物流数据也显示建材钢铁一类的增长。

与此同时,各地房价暴涨。上海已经很难找到低于一万元每平方米的房产,不是说没有,而是很少;外环间的房屋均价超过2万,最高房价16万一平方米的房产业已经出现。

但是目前的景象过于疯狂,不够真实。政策面对今年(2009年)的大规模基建投放,和显示出的经济复苏迹象,不可能半途而废,导致许多烂尾项目的出现。而面对通胀、房价暴涨的局面,虽然政策两难,但是经济倒退,失业率暴增的局面,仍旧是政策面不能接受的。所以,你可以想象明年的房价将继续上涨。但是,整个经济大方向出现了迷误,刚不可久,柔不可守。在2010年的某个阶段,投资者应该套现离场,无论后续涨跌,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才是安全策略。

所有的根源在于利益二字。

政策面各种走向要维持国家稳定,要维持公务员体制运转,这就需要经济稳定增长。四万亿的目的如此,支持房地产的目的也如此。

大规模投资导致各级政府赤字,弥补赤字需要税收,或者释放债券。那么房地产市场的兴旺可以贡献税收和土地收入,带动若干产业。

可以说就算是一碗毒药,政策面也得喝下去。

真正长远的政策应该是减税,扶持民营企业,开放国有产业领域,放开户口,大规模城市化,大规模土地集约化。从而解决经济的持续增长,粮食需求需要的土地空间和大规模生产,解决就业,藏富于民。

但是因为对局势动荡的恐惧,利益集团之间的诉求,从而阻碍了智慧的选择。

这需要勇气、眼光、路径、一系列财税制度和福利制度的改变。

我们站在悬崖上狂奔,左边是万丈深渊,右边是峭壁直立。作为政府层面来说,要跨出关键的一步,实现城市化,必须要做一个重大的决定:农村土地流转和户籍政策取消。

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在去年年末曾经风生水起,到了现在突然毫无声息。其实是民间激烈地反对,给政策面造成了压力。政策面开始考虑:这些农民万一失去了土地,在城市里无法扎根,造成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福利问题怎么办?

我在和手下工匠聊天时,知道的两点:

1他们都有房子,有土地;

2他们在城市已经十几年,土地荒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