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朱子学纲脉之疏导(上)(1)

宋明理学:南宋篇 作者:蔡仁厚


第一节朱子与李延平

朱子名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后世又以考亭称之。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130 1200),71岁。朱子原籍安徽婺源,而出生于福建。先侨寓崇安,晚年居建阳。父名松,号韦斋,师事罗豫章,与李延平为同门友。韦斋卒时,朱子年方14,奉遗命从学于刘屏山、刘白水、胡籍溪。19岁中进士,24岁赴任泉州同安主簿,过南平谒李延平,29岁再一见,31岁始正式受学〔1〕,又3年而延平卒。

李延平名侗,字愿中,福建南剑人。生于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093 1163),71岁。年24,从学罗豫章,自后乡居40余年,箪瓢屡空,而怡然自适。邓天启称他 如冰壶秋月,莹澈无瑕 。他乐道不仕,亦不讲学,不著书,因朱子之扣问而有《延平答问》〔2〕,其学始见知于世。据朱子所撰之《延平行状》〔3〕,可见其开端示人之大要,约有四端〔4〕:

一、默坐澄心,体认天理

这是延平基本的工夫入路,是根据 危坐终日,以验夫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为何如,而求所谓中者 而来。这步工夫函有一种 本体论的体证 ,但却是超越的体证;即与现实生活暂时隔离一下(默坐、危坐),去做超越的逆觉体证工夫。在此体证之中,天理与人欲有截然之对照,本体从私欲、气质、喜怒哀乐情变激发之混杂中,澄然凸显以自持其自己,成为其纯粹自己之自存自在,此即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的澄然森然之气象。如就中庸 致中和 而言,此便是 中 体,但中体是个形式字,其实指乃是 天命之谓性 的性体,亦即根据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而来的 天命流行之体 。这是周、张、明道所着力体会的,亦是北宋诸家所共喻者。自明道起便正式名之为 天理 。延平 讲诵之余 的默坐危坐,并不是朱子所谓 只是且收敛在此,胜似奔驰 〔5〕之泛泛的静坐,而是要在这超越的逆觉体证中以见体,以期清澈吾人之生命,由此以中导和,才能引生道德的行为,成就道德的创造,最后达于 天地位,万物育 ,此即中庸所谓 率性之谓道 。而《中庸》后半由 尽性 而至于 参天地、赞化育 ,亦正与此义相承接。这就是 龟山门下相传指诀 的实义,它代表一个义理间架。但朱子并不契切此一义理间架,所以并没有继承延平之路往前进。(此中问题并不在静坐不静坐,而是在于义理间架之认取。)

二、洒然自得,冰解冻释

这两句表示践履工夫必期于纯熟与自然。须知超越体证只是一关,若停滞于此,则中体之为体只停在抽象状态中(此即后来所谓光景),尚不是具体而真实的本体,故必须进一步渐澄渐养,使之呈现于具体生活中而达到纯熟自然之境,这是超越体证所必函的义理程序。到得洒然自得处,才真是 天理流行 (冰解冻释,理融于事)。若只知称赏他涵养得 如冰壶秋月,莹澈无瑕 ,而不知此一超越体证所函的义理间架,不知其中原本就函有一种超越之察识(体证中体,即是超越之察识 先识本体),便将误认它为空头之涵养。(不先识本体,不涵养先天的本心性体,徒然静坐收敛,便是空头之涵养。)

三、即身以求,不事讲解

内圣之学,是要自觉地体证吾人本有的性体,并使之呈现于现实生活中,以成就纯正之道德行为。这不是外在的知识之学,亦不只是讲解文义之事。读圣贤书,不是要照书中所说的去做,而是要当下肯认书中之所说,实即我生命中本有之事;经由圣贤之指点而豁然醒觉,即一一皆为己事也。此便是延平所谓 即身以求之 之义。至于 不事讲解 ,亦不是不读书,乃是 不求道于文字之间 的意思。朱子虽非不知 即身以求 ,但后来却以读书讲解为重点,这在融会轻重本末上确有滞碍,故招象山 支离 之讥。(不是读书讲解本身为支离,是工夫重点落在读书讲文上,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