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鹅湖之会与鹅湖会诗的义理(3)

宋明理学:南宋篇 作者:蔡仁厚


甲、复斋之诗

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

钦,敬也。孟子谓人皆有良知良能,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此诗第一句,即本此而言。亲亲之仁,敬长之义,即是孔孟所点出的仁义之本心。故第二句便接着说圣人之道,自古传至于今日者,只是这个 知爱知敬 的仁义之本心。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

人必须有本心,乃能扩而充之。将此理推之于造房屋,亦须有基有址,方能据以筑屋以成高楼大厦,无基无址,便只是空中楼阁而已。故曰有基方得筑室,无址何由成岑?岑,尖而高之山,在此可喻高耸矗立之屋宇。这两句的意思,实亦本于孟子 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若是 之义。有基有址,方能筑屋成岑,亦犹有本有源,乃能放乎四海。总之,一切要有本有源,才能生发价值。讲学论道,当然更要发明仁义之本心。故下接五六句云:

留情传注翻榛塞,着意精微转陆沉。

凡讲内圣之学,必先辨本心,此是直接相干之第一义。如不能正视此义,而只是 留情传注 ,则反为记传注疏中众说纷纭的异辞碎义所蔽塞,而难窥本真。如此,便反而为榛莽所阻塞了,又如你在文字句解上 着意精微 ,但因不能辨明本心之故,纵然字面上讲得十分好,文义上十分精细深入,亦是歧出。即使不歧出,亦将落于第二义第三义,而不能上达以得其本。如此,岂不是 转陆沉 了么?

珍重友朋勤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今。

在于今 三字,是点出学问之至乐,即在于此本心之当下呈现。除此,别无至乐。而朋友之切磋琢磨,正不在于文字传注,而在本心呈露,交相印证,以发明圣学,此方是最须 珍重 之事。到得这个地步,学术之异同,才好商量,才能对圣贤学问有真实之体悟,而获得学问义理之 至乐 。

乙、象山之诗

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

《礼记·檀弓下》记鲁人周丰之言曰: 墟墓之间,未施哀于民而民哀;社稷宗庙之中,未施敬于民而民敬。 此即诗首句之所本。人见墟墓便兴起悲哀之感,见宗庙即兴起钦敬之心。而此悲哀之感与钦敬之心,正是人所同有的千古不磨灭的本心。圣人与凡人,同此心,同此理,东海西海与上下千古之人,亦同此心,同此理。人人皆同的本心,即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真实本体。象山直下指出这千古不磨之心,是人人本有的永恒普遍之本心,所以不必言 传 。亦因此故,象山说复斋诗第二句 微有未安 。其实,只要义理明彻,说 传心 亦未尝不可。程明道告神宗曰: 先圣后圣,若合符节。非传圣人之道,传圣人之心也。非传圣人之心,传己之心也。己之心,无异圣人之心。广大无垠,万善皆备。欲传圣人之道,扩充此心焉耳。 据明道此意,复斋诗句亦并无不安,只是不如象山诗句之能当下认取,而直显警策之意而已。

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此二句,本于《中庸》二十六章: 今夫山,一拳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中庸之譬喻,是承上文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之义而来。沧溟之水,始于涓涓之泉源,泰华之岑(泰山华岳),起于一拳之土石。若无涓流拳石,又何来沧溟之水与泰华之岑?天地之道,一而不二,而其创生万物,亦只是从此本体(本源)流行而生成。人之本心是德性之根,价值之源,人文世界之一切价值,亦是本心之仁的不断呈现。天地间若没有吾人之本心,还有什么所谓真、美、善,更何从而有真美善的价值之创造?象山教人 发明本心 ,亦只是要挺立这个价值创造之主体而已。所以五六句云:

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