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孔子的生命境界:兼论道德宗教之融通(5)

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学的反思与开展 作者:蔡仁厚


而一个“纯亦不已”的德性生命(如孔子),岂不亦如天道之运,永远显现他“与理道合一”的生活行为?孔子以身示道,道既当体呈现,即在眼前,尚何事于言语乎?孔子所谓“子欲无言”,正应从这个意思上来加以证会。《论语?子罕》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朱注以为此乃默证道体之言。又引程子曰:“此见圣人之心,纯亦不已,乃天德也。”是此章之意,亦可与予欲无言章相参也。按,道体流行,于穆不已。后儒亦常就活泼泼处指点道体,上自中庸之鸢飞鱼跃,下至明儒罗近溪所谓捧茶童子是道,皆是明证。

由于孔子践仁知天,以仁印证天道天命,所以他“以天自况、以身示道”,竟然说得如此的自然,如此的平实。他没有为世人带来一点点耸动,更没有引起天下人心一丝一毫的惊异。他超化了奇特与神异,此所以有“自然之和气”、“分明是天地气象”。见《二程遗书》第五。而且,孔子亦不是通过观念理论,来论证“天道性命相贯通”,而是以他“通体是德慧”的生命,为“天人相知,天人和合”作见证。传云:“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见《中庸》第三十二章。唯其肫肫然,渊渊然,浩浩然,所以能证知天命,“上下与天地同流”,而臻于“大德敦化”的圣境。“上下与天地同流”,见《孟子?尽心上》。“大德敦化”见《中庸》第三十章。

(二)六十而耳顺

一个人的生命实践,而能达到“知天命”(与天相知,天人合德)的境界,当然是极高的成就。这是主体生命层层上达的成果。但人的生命亦同时是感通的,故不可疏离孤往,而必须与物相通。世间各种流行的思想观念、理论学说……随时都会“灌入吾耳”。即使封斥世俗之论与现时之言,但在诵读经典文献时,古人的语言声音,仍然凭借文字而“灌入吾耳”。若将书册束诸高阁,不视不睹,而平生读知之言与闻知之论,也仍将化为声音,时时“灌入吾耳”。至于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类的话,则是对特殊情境的一种描述;其实纵属耳聋失聪之人,他昔时闻见的言语事件,仍将随记忆而时时映现于心,而转化为声音以“灌入吾耳”。然则,“耳之听闻”与“闻而知之”,实无可逃矣。

耳不能不闻,闻而不可不知,知而不容有误差,所以必须“耳顺”。朱子注云:

“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