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竞底的普遍性
竞底在中国社会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如果说它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民族性之一,恐怕一点也不为过。从古代的"头悬梁,锥刺股"、"卧薪尝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到现代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公而忘私"、"活着干,死了算"、"没有任何借口"等风靡一时的口号,无一不浸透着竞底的精神。
无独有偶,在华为发生众多横死事件后,任正非在公众训话中,对此也有一句类似的名言:"人生是美好的,但过程充满了痛苦。"在讲话中,任正非没有反省,唯有对"艰难奋斗"的再提倡、再强调。
"头悬梁,锥刺股"压榨的是人的生理资源,这当然是不可持续的;而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口号中,"人上人"是没有止境的,"苦中苦"也是没有限度的,但人生苦短,人们对苦难的承受底线,也不是可以持续地开掘下去的。
以提高人们对痛苦、对丑恶的承受能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这绝不是提升人的价值的有效途径。正因为中国人实施的竞底战略,才出现了经济快速腾飞三十年,而人均收入只有美国人的2.9%的"奇迹",也才有打工妹18~20年收入没有实际增长的悲剧。
案例:重压下的花朵--中国儿童们的竞底式生存
竞底是中国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只要稍稍用心观察,就可以轻易在身边找到竞底的事例。
深圳荔园小学是市里一所有口皆碑的好学校,其教学特点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平心而论,荔园的校长和老师们,都是极其负责的,否则,按照竞底特点,他们不可能安稳地在一所好学校里就职。
例如某年级八个班的语文课,由甲、乙两位老师负责,学校将按各班的平均成绩、最高最低成绩等一系列基于分数的指标,来考核甲、乙的工作业绩。如此一来,甲、乙老师为了使自己班上的学生在语文成绩上胜过对方,则本能地倾向于加大学生的语文作业。
同样,数学和英语老师也面临着类似的压力,他们也会加大自己这门课程的作业,与语文老师争夺学生的课余时间。
各科老师竞相发力的结果,是可怜的小学生们负担日趋沉重。尽管深圳小学生"减负"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孩子们的负担却越来越重:
1.首先被剥夺的,是娱乐时间,在巨大的学业压力面前,童年的快乐自然无足轻重;
2.其次被消灭的,是正常生活时间,孩子们不再能轻松地散步,读课外书;
3.最后被压缩的,是起码的生理时间--睡眠时间。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应该有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健全的人格,而不积极协助执行老师的竞底政策,那学生立刻就面临完不成作业、退步的局面。退步的学生拉低了班级的平均成绩,必然会影响科任老师的"政绩",因此科任老师会通过排名次、课堂批评、留校、召家长谈话等一系列措施,将学生纳入竞底的"正轨",这些"纠正措施"显然将对学生的自信心形成重大打击,影响其人格发展。因此,家长只得"两害相权取其轻",认真配合老师,不让儿童玩、干家务,尽量集中所有时间在功课上。
那么,能否通过转学来改变境遇呢?实际上,所有"好"学校都和荔园小学的操作模式一样,而口碑差的学校,男生变坏、女生早恋的风险,不是一般家长所愿意承受的,这又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抉择。
正如李志强对他手下打工妹的生存状态了如指掌一般,学校对儿童们的压力也心知肚明,但校长照样有自己的苦衷:如果不采取竞底政策,学校的名次退步了,那么教育局很可能摘掉校长的乌纱帽。
再进一步说,如果市教育局不对校长施加竞底压力,深圳市的升学率势必在广东省退步,那么教育局长也干不成。
照这样一直追溯上去,一个小学生所受到的竞底压力,可以最终追溯到教育部长乃至总理身上。而总理来自民众,反过来说,竞底的总根源还是出在民众的身上。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如此竞底,那么高等教育是否又明智一点呢?中国刚开始研究生教育时,一名教授每年基本招一个博士、两三名硕士,而现在居然能带100名博士。我的同学2008年来参加航展,自豪地向我表示自己带了28名工科博士,我跟他开玩笑:"这么多学生带得过来吗?"他倒也很坦率:"只要能搞到项目,搞到钱就行,反正也不是我带,下面有一个团队,我在行内的人头熟,他们有问题我知道该让他们去找谁就行了。"
工科教授也许还有项目和经费的底线限制,文科教授们就更加可以竞底了,我的同学告诉我:他带28个博士并不算多,还有一个教授带100名博士的。我想,恐怕这真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