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布坎南认为:杨的工作比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卢卡斯,和另外两位诺贝尔奖有力候选人罗默、克鲁格曼要好得多;诺贝尔奖得主阿罗称赞:他的研究使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论,与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混为一体。
杨小凯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华人,在他2004年英年早逝后,这一称号转到林毅夫身上。
林毅夫:经济学者,出生于台湾,留学美国,北大经济学教授。主要研究要素禀赋结构对产业和技术选择的影响,以及制度变迁的决定性作用。2008年,成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林毅夫颇有点独特的才能,比如他将团队监督理论引入农业经济学,论证出中国人民公社的不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无法解决对农民的监督问题,而不是所有制导致的农民生产积极性问题;比如他认为国企改革的关键,在于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而不是国企产权引起的效率问题,反对私有化是国企改革成功的唯一出路。这些独特的思想,说明一只"海龟"戴着有色眼镜研究经济学,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奇特效果。
杨小凯曾著文专门谈论过中国的后发劣势,他说:"落后国家由于模仿的空间很大,所以可以在没有好的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对发达国家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模仿,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的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特别是落后国家模仿技术比较容易,模仿制度比较困难,因为要改革制度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因此落后国家会倾向于技术模仿。但是,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但是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
杨小凯将李志强们的难题,上升到了制度层面,并特别谈到日本的情况:"日本和中国的比较说明,要获得后发优势,一定要先做个学习成功制度的好学生,在考试未及格前,一个坏学生是没有资格讲'制度创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本书前言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日本经济腾飞30年,日本人的平均工资超过美国;而中国经济腾飞30年,中国人的平均工资只有美国人的2.9%?
对杨小凯这些观点,林毅夫基于他的"官方"立场,专文作出以下回应:"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可以有两种选择,发明或引进,到底哪种方式好,这要看哪一种方式成本比较低,收益比较大……
"新技术发明一般投入非常大、风险也非常大……
"研究表明95%的研发项目没有产生任何结果,只有5%的项目最后成为可以申请专利的技术。而且申请专利以后的技术并不都有商业价值,很多最后被束之高阁,没有投入使用。这是因为:有些新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消费者不一定喜欢……
"如果发展中国家也用自己发明的方式来取得技术创新,那么也必须和发达国家一样花同样高的成本和面对同样的风险。但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利用与发达国家存在技术差距,通过技术模仿、引进来获得技术创新,很多技术模仿、引进不需要花费成本……
"这样,靠引进技术的发展中国家技术变迁的成本,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和发达国家的这个差距,进行快速技术变迁。"
林的这些话,显然是任正非、张瑞敏、柳传志们非常爱听的,也正是他们实施竞底战略的理论基础,但林毅夫以此推导出来的乐观结论,却显得有些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