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变迁越快,资本积累回报率就越高,从而资本积累就越快;技术变迁越快,新的、附加值较高的生产环节或产业部门就出现得越快,这个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变迁就越快。"
显然,林毅夫在做出这个"当然正确"的论断时,犯了中国人通常的凭直觉推论(想当然)的毛病,没有深入产业界进行认真的实证研究,因为中国的情况并非如此。
实际上,由于竞底的普遍性,虽然西方成熟的技术被快速引进到中国,新的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部门却不会出现。
以PC产业为例。中国从最开始的80286台式电脑做起,一直走到目前的英特尔酷睿2四核笔记本电脑,中国的整个PC产业,在世界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有本质的提升吗?
以电视机为例。中国从9寸黑白电视机,一直做到平板、液晶、等离子,中国并没有占据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地位。
再以音像产品为例。中国从录音机、CD、VCD,一直走到DVD,在世界的产业分工中,中国人有什么本质的变化吗?
再以照相机、手表、药品、服装面料、软件、汽车……为例。
没有。我们在可预见的将来,也看不出什么实质的希望。
因此,林毅夫说:"技术变迁越快……这个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变迁就越快。"不知道他能举哪些产业的例子,来支持他的论断。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只能得出正确的推论是:非核心技术的变迁,一定与产业结构的变迁毫无关系!
即使通过技术引进,或凭一时的灵机一动(突发性的、一次性的创新,如中国人开发出了VCD,从无到有地创造了VCD产业),有了一时的核心技术,同样不能带来产业结构的变迁!
接着,林毅夫对"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没有必然联系"进行了长篇论述。然而,他在这方面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制度创新当然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连中学生都知道"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就包括政治、法律,有时这种反作用极为巨大。他又回到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谈到政府发展战略的问题,他问道:
"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既然后发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而具有后发优势,为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真正利用了这个优势,加速经济发展而缩小或赶上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仅属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的后发国家,经济发展还是困难重重。其原因其实在于政府所施行的发展战略。"
对于这个关键性问题,林毅夫给出的答案是:
"由于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内生决定于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 ,如果一个发展中经济要想提高其产业结构,必须先提高其要素禀赋结构。所谓提高要素禀赋结构,就是增加经济中每个劳动力的资本拥有量。资本来自于剩余、积累。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够诱导其企业比较好地按其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则每个企业都会有'自生能力',也就是'只要有正常的管理,不需要任何外部的补贴,就预期可以获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利润率'。这样的经济总的来讲,在竞争的市场中会最有竞争力,占有的市场份额最大,创造的剩余、积累就最多,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也就会最快。当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产业也要随之升级,按比较优势的原则来引进技术,其引进成本和学习成本都会最低,这样也就能够真正发挥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