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节:凤凰才子熊希龄的跌宕人生(3)

民国原来是这样 作者:金满楼


1902年,师长兼郎舅朱其懿出掌常德府,随后他便请熊希龄出山办理西路师范学堂,并为“全省之冠”,由此引起了湖南巡抚赵尔巽的注意。赵尔巽对熊希龄的才能极为赏识,他在1903年底上奏朝廷,恳请对熊希龄“免予严加管束”,一举解决了熊希龄的政治问题。不久,赵尔巽上调为户部尚书,继任湖南巡抚的端方又改派熊希龄办理实业,令湖南的丝织业和瓷器制造业一度领先全国,成绩斐然。

1905年,赵尔巽被任命为盛京将军,他上任前的第一件事便是将熊希龄调入幕中;而这时清廷又组织了宪政考察团准备赴欧美考察宪政,前湖南巡抚端方也名列于五大臣之中,他当时也请调熊希龄为考察团的随行参赞。这下,熊希龄成了众人争抢的香饽饽,他又不能分出两个人来,最后因考察宪政兹事体大,赵尔巽只好放弃,但他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熊希龄必须在国外同时考察实业,回国后再加以重用。

当年年底,熊希龄随同端方等人出洋考察,先后访问了日、美、英、法、德等国。在此行中,熊希龄的任务最为繁重,因为他不但要考察各国宪政及实业情况,而且整个考察团的条陈、奏折乃至最后的考察报告都要由他来负责。

为了完成这一重大任务,熊希龄在考察完德国后便先于考察团回国,以完成向朝廷交差的考察报告。据说,熊希龄早在出国前便找了当时在日本的杨度及梁启超,让他们帮助完成这份宪政报告,换句话说,最后上交给朝廷的考察团报告,实际上由杨度、梁启超和熊希龄三人合作完成,特别是宪政理论和计划这一块,更是得益于杨度、梁启超二人的援手。

回国之后,赵尔巽立即将熊希龄征调到奉天,并任命他为奉天农工商总局局长,担负其发展东三省实业的重任。次年,赵尔巽改调四川总督,熊希龄因为已经安家在上海,因而决定不再跟随赵尔巽入川。消息传出后,江苏巡抚陈启泰(同为湖南老乡)、两江总督端方、度支部尚书载泽(出洋考察的五大臣之一)纷纷延请熊希龄,这在当时晚清的官场上,可谓是炙手可热、红极一时了。

能够得到诸多大员的青睐,熊希龄的才干还真不是吹的,他确实有几分能耐。在随后的几年中,熊希龄先后担任了东三省农工商局总办、东三省清理财政正监理官、造币总监、奉天盐运使等职,由于业绩出众,自然步步高升,至辛亥革命爆发前,熊希龄已经升为二品大员,成为当时屈指可数的币制专家和理财能手。可惜的是,正当熊希龄要大展宏图之时,清朝却已经覆亡了。

民国初立时,熊希龄曾一度入唐绍仪内阁充当财政总长,后唐绍仪与袁世凯闹翻,挂冠而去,熊希龄也只好连带辞职。“二次革命”后,袁世凯提名熊希龄来组阁,熊希龄也认为这是施展平生抱负的好机会,于是欣然接受。

殊不知,袁世凯用他来组阁是另有目的的,那就是南方的革命党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国民党(此系宋教仁在民国初年组建的国民党,并非孙中山于1920年改组后的国民党)仍旧是国会中的第一大党,这让袁世凯十分头疼。好在熊希龄也与梁启超、张謇、汪大燮等名流组织了一个进步党,勉强可以与国民党相抗衡,因此袁世凯决定让熊希龄出面,设法将国民党搞下去。

熊希龄不知就里,还以为袁世凯要重用自己,随后便乐滋滋地组建了自己的内阁,其中由熊希龄本人出任总理、孙宝琦任外交总长、朱启钤任内务总长、段祺瑞任陆军总长、张謇任工商总长、周自齐任交通总长、梁启超任司法总长、汪大燮任教育总长、刘冠雄任海军总长。因其阁员均为各界名流,阵容豪华,因而熊内阁又被称为“名流内阁”或称“第一流”的人才内阁。

但是,袁世凯并不是放手熊希龄去干大事的,他手里倒是有一件“大事”要交给熊希龄去办,那就是以“警备司令部查获乱党李烈钧与国民党议员徐秀均等人来往密电,试图分裂国家”为借口,让熊希龄总理在解散国民党的命令上签字盖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