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我们都在这些地方失败过(1)

大学生的“坟” 作者:刘兴奇


我见过很多努力的大学生,可是他们的努力方式却非常错误。我看见太多的学生花了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在学英语,不仅没学出个什么名堂,还废了自己的专业和其他方面的能力;我见过太多的人在考研,仅仅是因为他们身边的人都在考或他父母让他考;我见过太多的人在疯狂自习和拼成绩,只是为了那点可怜的奖学金。这样的努力,就像南辕北辙一样的徒劳。我经常说,“兄弟,光努力是不够的,要会努力才行”,但很多人依然觉得自己“没错”。为了让那些愿意校正自己方向的人有一个参考,我将这些错误的努力方式归结为考研盲目症、英语癫狂症、高考后遗症、商业意识阉割症等,并在本书的相关章节予以论述。

我见过太多颓废的大学生,他们那颓废的精神世界、糜烂的生活方式、狭隘的人生格局、迂腐的思想观念,让我不仅为他们的未来叹息,更为中国的未来担心。很多人沉溺在网络游戏里,变得两眼呆滞一脸死相;很多人整日吊在QQ上,我把他们称为被QQ废掉的一代;很多人对国家大事和身边小事“没有兴趣”,佯装成熟,以为“世面见过很多”,我不禁为他们的“伪老龄化”担忧;很多人依然只学习考试范围内的东西,对考试以外的任何学习和书籍都“反感排斥”,让我觉得“考试机器”至今没有灭绝;很多人依然存在那些迂腐的稳定观念,为了一个挑粪的公务员工作挤得头破血流,让我觉得无能无志的人真的很多。

我见过很多迷茫的大学生,他们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迷失了方向。他们也许不喜欢自己的学校,也许选错了专业,也许找不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许看到身边的人都在为考研、出国、实习、兼职、创业、学英语、找工作、考公务员等忙碌时,自己有力没处使,因为迷茫而干着急。

我见过很多贫困的大学生,他们要么在艰难地用自己的双手和脑袋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状态,要么逆来顺受地等待着各种救济、补助和未来国家发给自己的工资。

我见过很多内向、自卑、胆小的人,他们不敢跟别人交流,他们没有什么朋友,他们没什么爱好和特长,他们终日敏感、孤独、怀疑和否定自己。

在我读大学的七年当中,我也犯了现在大部分学生犯过的错误。

我当年也非常的迷茫,因为信息面不足而选错了专业,因为思想观念的陈旧而考错了研究生,因为前瞻性经验不够而去过很多不适合自己的公司。谁都知道选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会是什么感觉,那种感觉,就相当于你不得不吞下你不喜欢的食物,就相当于你不得不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并朝夕相处。谁都知道因为迷茫而看不到出路的感觉是什么,那种感觉,就像你晚上走路看不清你下一步的落脚点。

我当年也颓废过,表现在曾经疯狂地喜欢上了电脑游戏,并因此而浪费了不少时间。

我当年也错误地努力过,表现在不会赚钱的时候只会疯狂地做家教,表现在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只会一天到晚地背单词,表现在内向、胆小、怕生的情况下只会拼命地去自习室自习,在未加分析的情况下盲目考研和考公务员……

我当年也内向、自卑过,表现在我经常性地不参加班会,因为我害怕热闹的场面,在那里感觉十分的压抑和孤独,但我确实很想参加班会,所以每次我都会躲在门外,用手把门推开一点点,从门缝里看同学们开班会,你永远无法理解一个男生可以内向、自卑到这种地步。

我当年也非常的贫困过,表现在大一刚开始的一段日子我每餐只用一个辣椒下饭。

但毕竟,我变过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