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拯救你的沟通表达能力(3)

大学生的“坟” 作者:刘兴奇


当然,我也见过很多表面上善于沟通,其实没有什么沟通能力的人。有一个学生听完我的讲座之后说:“我是一个社团的会长,要给软实力办一场活动。”我说:“行啊。”后来他说:“不过你要给我三百块钱。”我以为这是活动经费的需要,就问:“为什么呢?”他说:“你刚才教导我们,要有商业头脑,所以我也想用自己的资源赚点钱。”我当时就在想:这个人看起来沟通能力还不错,但其实并没有什么大智慧,因为他为了这几百元而失去了更多的东西。如果是我,我会这样做:先把这场活动给办好,然后对方公司肯定会对我产生好感,就会交给我更多的业务,我就会得到更多的锻炼,并且也肯定会得到相应的金钱回报。不仅如此,说不定我就可以进入这个公司实习,了解整个行业运作,或者成为总裁的助理,甚至毕业之后都可以留在这个公司。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学生,他们虽然看起来活泼开朗,非常健谈,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沟通智慧。他们在拉赞助的时候,会尽力地让自己所在的社团获益,而尽量减少应该承担的义务,他们觉得这样就很成功了,其实在我看来是很失败的。你凭什么认为你所在的社团就是你的盟友,而与你合作的公司就是你的敌人呢?这是多么狭隘的集体意识啊!如果是我,我会把那家公司当朋友看,因为他本来就是我的朋友。这样我不仅做好了社团,同时拥有了一个社会上的“大朋友”。

我经常说,在应试教育的摧残下,很多人的沟通能力被废了。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几万人的校园里,看起来熙熙攘攘,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那么孤独和寂寞,这不是沟通的失败是什么?班上和寝室几个同窗好友,竟然形同路人或者成了生死之敌,这不是沟通的失败是什么?几千年的老子就说过一句话,“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竟然非常适用于现代人的生活状态:有多少人知道你家对面邻居是谁?有多少人知道你们隔壁的人是干什么的?这不是沟通的失败是什么?多少人在论坛、QQ上谈笑风生、滔滔不绝,但在生活中却一脸死相、呆若木鸡,这不是沟通的失败是什么?

很多人都告诉你要好好读书,但有几个人告诉你要好好做人?当你生活不快乐的时候,当你没机遇的时候,当你因为孤独和压抑快要变态的时候,你为什么不静下来想想,是要继续好好读书,还是要先好好做人?

我在招聘的时候,发现很少有大学生能够清楚、流畅、简洁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大部分同学结结巴巴,全是碎句散句,一开口就是“这个、那个、嗯、然后呢”,两分钟的自我介绍都讲不清楚,像便秘一样痛苦。还有一部分同学看起来比较利索,其实开口千言,离题万里,一堆废话,浪费时间。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现代人的表达功能退化得如此厉害?后来我发现,是因为他们长时间不讲话。比如在我们的教育体制里,基本上都是老师在上面灌输,下面的学生机械地抄笔记,很多人的表达能力被教育和老师给废了;当然还有一些人一天到晚地玩游戏,基本上几个月都不用讲一句话,他们的表达能力被他们自己给废了。这点在那些干技术活的人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因为他们都是很少说话的人。我刚读大学的时候,说话也不清楚,给老师打电话,经常半天都讲不清楚,身边的同学实在忍不住了,就把话筒抢过去说:“刘兴奇你别说了,我来帮你说。”我知道,这是因为我高中三年死读书造成的,三年不怎么说话的直接后果就是表达能力退化。现在我的语速奇快,这跟我这些年大量的演讲和讲课有很大关系。现在只要一个星期不讲话,我就明显地感觉到我表达能力的下降,真正体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含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