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在论坛上发生的每一件事,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每一件事都要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来考虑,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对话非常重要,因为两位总理签署了一份长达30年的互不侵犯协议,有效防止战争爆发。很多在达沃斯论坛发生的事情都没有公开,因为搭建这样一个对话平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考虑周到,不能公开太多的内容。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
在中国举办夏季达沃斯一直是我的梦想,我非常高兴能够看到这个梦想成为现实,所以和这个相比其他的事情都显得微不足道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
与沃尔玛谈判
背景
中国的工会一般在单位承担组织春游、体育比赛,中秋节发月饼、发电影票等工作,是公司或企业的一部分,受到公司的统一领导,工会主席也是公司的领导成员之一。但在国外,工会是真正承坦代表工人与老板谈工资、谈福利、谈权益等这些更重量级工作的,所以,任何企业、公司都不敢小瞧工会,工会也不属于公司的领导,是相对独立的,工会代表也是真正通过竞选,由工人自己选出来的,他们可是真正代表着工人的利益。
这样的内外有别,问题也就来了。外国企业进入中国,恰恰又是劳动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在中国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这些企业工人的利益谁来保护与维护?外资企业是讲究遵守法律的,如果法律没有规定必须成立工会,它可能就选择不成立工会,如果没有工人的代表去主张权利,可能它就会只为自己考虑,把人工成本压缩到最低限度。所以,这件事情的发生就有了意味深长的含义:工人也需要按照世界通行的惯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沃尔玛深圳公司的工会,就这样选出了自己的代表,一个小伙子,代表大伙儿坐在了谈判桌前,要跟公司谈谈工资增长的幅度。虽然是初出茅庐,缺乏经验,但还是表现得有理有节,信心十足,取得了成果,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中国与世界的接轨,真的也就体现在这样一个一个的细节中,如果需要,我们会用最快的速度,学习国际的惯例吸取相应的经验,来维护我们的权益。
与沃尔玛谈判的工人代表李翼新在《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之下,工资要求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本期节目的主人公李翼新,一个26岁的普通员工,就进行了这样一次谈判。他的对手曾是世界排名第一的企业——沃尔玛。这场在很多人眼中看来实力悬殊的谈判,最终以双方的共同让步结束。虽然事件有了较为圆满的结局,但我国的集体谈判尚未发展成熟,信息不对称使员工在谈判中仍处于劣势。但在制度的不断完善下,这样的谈判将成为未来中国企业的常态,因为法律在企业身边,就在每个员工的身边。
意味深长的后续
节目是在2008年做的,到了2009年4月,沃尔玛再次卷入“优化门”事件,引起了众多工会的维权行动。事情的起因是沃尔玛决定对中国区域内的全部超市进行“构架优化”调整,此次调整被沃尔玛内部称为“分流”,所涉及的员工必须接受公司的降职降薪,或N+1买断合同。这份沃尔玛公布的“优化分流工作方案”让沃尔玛各分店的经理和主管级别部分员工心生不满,他们认为此举有“变相裁员”的嫌疑。还是在深圳,员工们到深圳市总工会表达了意见,并请求法律援助,希望能依靠工会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
“我们最不满的就是没有提前通知,突然就出来这样一个方案,而方案给人的感觉就是分批分流把我们裁掉,所以觉得很不合理。”据涉及此事的沃尔玛员工介绍,此次“优化分流方案”主要是针对商场经理、主管级别的,分流方案大致可归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降级降薪”,比如从经理级别降到主管级别,这样工资待遇等就意味着要跟着下降;第二种方案是“平调到外地”,比如长沙、西安等地,但不少员工都表示不愿意离开深圳;而第三种方案表达的意思则是,如果前两个方案都不同意,员工可选择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