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仰望·睿智(3)

对话:与世界接轨的15种表情 作者:陈红兵


第二,规定的程序必须有。有一位亲身经历过的观众讲到:有一次酒喝多了感到不舒服,他叫了120,120来了以后做了紧急处理,为他打了针,但是还认为有必要将他送到医院。到了医院以后,护士准备给他第二次打针,在这关键时刻,有个医生就来问:120有没有做过处理?跟他讲过后马上终止打针。

事后了解到,如果这个针重复打的话,肯定会带来一些副作用,甚至会使患者有生命危险。在这个过程中,询问环节是医生必须要做的。由此可见,每个程序的标准化行为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同质同价的概念。JCI标准要求医院给予同质的医疗服务,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应该是统一的做法;不同的医生看同一种疾病或者是同一个病人也应该一致。而不应该有今天是20元、明天是300元,或此人是20元、他人是300元这样巨大的差异。

第四,JCI的标准,使得医院的管理层,能够看到自己医院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很好的衡量,从而认识到病人在医院的整个流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比如等候床位的时间的确是太长了,然后去想办法,来实现更加合理的医疗资源分配。

第五,JCI一共有368条标准,每一条标准又有非常详细的注解,总计有1086条,这些标准会非常重视病人的感受,以及病人的满意程度,并了解患者不满意的地方在哪里,再进行改进。用这种标准能够避免有位观众朋友讲的情况:一个早上都在做各种检查,花了很多的钱和时间,但这些检查很有可能并不是必要或是有用的,而医务人员可能也没有检查出患者问题所在。另外,JCI患者觉得非常费时、费力、费钱,但患者的感受没有人知道,也没人关心。但是,认证的宗旨中就有要求,要知道病人在想什么,要知道病人的感受,这就体现了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当然,这些并不能满足病人的所有要求,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至少在医疗标准上有了明确的标杆,用嘉宾的话说是第一要治得好;第二要治得快;第三花钱要合理;第四是满意程度要高,就是心理感受要好。大概医院要向这几个方向去努力,邵逸夫医院通过JCI认证做了先行者,尤其是最后一条,让病人觉得花了钱要值得或受到了应有的服务,而不是现在普遍的,花了钱却对医院充满了厌恶与憎恨。

JCI在中国

从2003年8月引入JCI评审体系,到2003年12月20日祈福医院成为首家通过了国际JCI认证的医院,我国民营医院已经率先迈入国际医疗市场,结束了中国没有JCI认证医院的历史。

邵逸夫医院于2006年12月顺利通过JCI检查,标志着该医院在医疗安全、医院管理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也意味着中国百姓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国际标准的同质医疗服务。通过了JCI认证,也使得邵逸夫医院在行业和社会上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医院正在申请,或者已经通过了JCI认证。JCI认证逐渐成为我国医院的热点,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贸易性最差的医疗服务被逼走上国际化的道路,这也是超大型公立医院寻求发展的出路之一。特别令人欣慰的是,我国不少的医院管理者,越来越认识到了科学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有利之处,和学习先进的医院管理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性。

虽然很多医院都在为通过JCI而努力,但是也有观点认为,从国家卫生保健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15000家公立医院全部通过JCI认证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和没有必要的。有评论指出,国家既要承担起卫生投入的责任,也要承担起“国家管理”的责任,如果让每个公立医院都花费这么多的费用和精力去摸索医院管理的标准,实在是巨大的浪费。

所以,中国自己的医院评审标准才是我国医院最需要的,特别是我国的医改方案正准备出台,仅仅靠加大政府的投入是解决不了我国现有的医疗矛盾的。

精彩语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