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屡浮现的问题待思量
你是谁?思考这个简单的问题远比看它第一眼时所能了解的深奥得多。很多人用自己的职业(律师、木匠、工程师、赛车手)或是和某人的关系(妻子、母亲、挚友)来描述自己。
你将发现,你界定自己的方式多半会决定这个世界如何看待你,也会决定你如何影响这个世界。
由此可带出你的第一个练习。
练习:你是谁?
我希望你用一个句子来回答以下的每个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问题是:你是谁?在最近一次遇上危机之前你是怎样的人?你最担心自己是哪一种人?你希望自己是怎样的人?
在接下来的几天、几个礼拜,甚至几年的时间里,你将会不时地翻阅自己的答案,所以,请准备一个日记本,记下这本书里的所有练习。
讨论
之前我已经提过,你有无数种方式来描述自己。以下是两个范例:
我刚接受了膝盖手术,目前正在康复之中。我曾是一名专业舞蹈演员,现在,我估计自己再也不能跳舞了。真希望自己身体健康,还能去跳舞。
我是一名承包商。我以前是销售员,失业后进入餐饮服务行业。我喜欢这份工作,尽管工作时间有时很长。同以前相比,我现在已没有那么多的闲暇时间了。我想这就是工作自主性提升后要付出的代价。
请留意你是怎么描述和界定自己的。不过,你并不是你所描述的那个自己。你不是原来的那个你。你不是你害怕的那个你。你不是你想要变成的那个你。你是由相互依存的事实和感觉编织出来的网。如果你能实事求是和有条不紊地面对这些事实和感觉,你就将变成为你所欣赏的某个人,你的生命也将变成为你所珍视的东西。
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对本书各章的研读,你对自我的描述也将发生改变。
界定自己的方式决定了你的脆弱程度
接下来,我们界定自己的方式将决定我们在多大的程度上容易受到持续变化的命运的影响,或者有多强的适应能力。
我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剧烈变化往往是令人痛苦的,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对自己描述自己的方式是完全认同的。我们认同自己用周围的结构——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际关系、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成功——来界定自己的方式。如果足够幸运的话,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与他人和周围世界的关系,我们便会获得更真切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将启动让自我融入到自我之外那无限延伸的过程之中。
这个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生活中所发生的危机会侵袭你自我意识的核心部分。让人不难理解的是,一个把自己界定为某人妻子的人在婚姻走到尽头时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已经随之终结。一个成功的青年企业家失去了自己的公司,她现在是谁呢?
转变对自我的认识可以让你超越生活的种种局限。的确,这样做可以让你利用这些挑战来丰富你的自我价值和你在生活中享受、开创和获取成功的潜能。
只要你坚持对自己的狭隘界定,那么,不管你面临多少次危机,你都将易受其害。在你经历生活中的重大变动时,你对自我的界定会变得特别难以捉摸:你不再是昔日的你,但是,你也还不是日后要变成的那个人。
知道自己是谁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与个人有关系,与团体、组织和公司也同样有关系。一家公司自提供产品或服务时起,便开始有了生命。但是,在世界发生改变时,这家公司关于哪件事重要的信念——公司对自我和身份的认识——也必须改变。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例子是,苹果电脑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n Jobs)在被迫退出之后,还是要重回苹果执掌帅印,带领这家世界顶级消费类电子产品公司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