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人人皆知的重大历史过程。但这个影响深远、历时多年的运动是怎样终结的,就不是人人皆知了。其实,洋务运动的终结过程,对当代中国社会很有启示,值得深入研究。
洋务运动前后持续了三十多年,从1861年开始,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甲午战争的失败表明,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国强兵。以往不被天朝放在眼里的小国日本居然打败了中国。历史记录说,洋务运动就此终结。
确实,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于李鸿章等洋务派政治家的打击非常沉重,但说洋务运动因为甲午战争而结束,这是什么意思?洋务运动是一场范围广泛的现代化运动。在全国多个省份,地方官员们创办了一大批现代化的工业企业。虽然这些企业生产出来的军工产品在甲午战争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达到企业创办者当初的设想,但战争本身毕竟没有摧毁这些企业,洋务运动怎么会因为甲午战争的失败而终结,到底发生了什么?洋务运动结束以后,取而代之的又是什么?
在回答这些问题以前,先回顾一下洋务运动的由来。
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表明了中国政治经济的全面落后,但清政府的官员们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是在二十多年后的太平天国战争中。战争中,曾国藩、李鸿章等清朝大员,痛感西方国家的武力强大,力主引进兴办现代化工业企业,以图富国强兵。一开始,他们仅仅是想要自己制造洋枪洋炮,但很快就扩展为要在中国建立现代化的工业体系,甚至提出了采用新的政治制度。
大员们的主张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既有中央支持,自己又是总督、巡抚等地方实权人物,洋务派政治家就可以放手在自己管辖的省份大力推行洋务运动了。他们投入巨资,从西方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创办了一批现代化企业。一时间,洋务运动的开展颇有成效,在政治上开创出清朝“中兴”的良好局面。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洋务运动改变了清朝建国以来一贯的社会经济政策。清朝沿袭中国的历史传统,主张国家不应该直接介入生产和贸易领域。因此,中国经济整体的私有化程度很高。这种状态被洋务运动所改变。洋务派政治家们以“无例可循”为由,改变了社会传统,转而强调朝廷在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张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应该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他们没有把经济发展的主导权留给企业家,而是交由官员掌握。
在这种发展思路指引下,洋务运动的企业都是官员们一手创办和直接管理的,都是国有企业。这样的好处是,企业的起点很高,可以筹集大量启动资金,有能力引起先进的技术设备。但从一开始,这些企业的发展就和官员的个人意志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的建立、经营或者放弃全凭主管官员的个人意愿和喜好。
清朝的吏治早已腐败不堪。官员直接管理企业的结果只能是把企业变成了另一个官场。结果,清朝官场那种贪污腐化、任人唯亲、敷衍了事的行事风气成为了洋务派企业的固有弊端,根本不可能得到解决。除了腐败以外,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也一直非常低下。官员们对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知之甚少,由于官场的成功和地位,这些人又都非常刚愎自用、独断专行。
福建马尾船厂船政大臣沈葆桢在造船方面一无所知,却拒绝听从专家的意见。船厂聘用的法国专家指出:“兵船狭深而面平,免招炮招风;商船腹宽而楼其上,货客可多装”,在建造的时候要有分别。沈葆桢大人却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宜改为半兵半商之制,使两适其用”。结果,造出来的船两不适用。“累年造船至二十九艘……无一船可充海战之用”。1884年中法海战爆发,这些隶属于福建水师的船根本派不上用场,很快就被击沉。
著名的江南制造总局,“局中自总办以至司员人等”多年经营,却始终是外行,对于机械制造懵懵懂懂,“岁靡经费一百四十万金,而各械无一完善者”。
在洋务运动的三十年历史中,类似这种官僚草率决策,甚至胡乱决策的事情层出不穷。“学费”一直在交,却总不见“学生”学成毕业。在洋务运动的历史中,找不到一个官员经过“公费学习”,从外行转变为内行的例子。但即使如此,清政府也一直坚持官办企业的原则,拒绝把企业交给市场中的企业家。结果,这些国有企业的经营可说始终未上正轨,没有形成真正强大、先进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除了瞎指挥以外,贪污浪费、任人唯亲也是洋务企业无法解决的弊端。当时人说:“机器局管事一年,终身享用不尽”,称洋务企业对于官员,“正如肥肉自天而降,虫蚁聚食,不尽不止。”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