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1920年代的国企改制(2)

市场的力量 作者:李子旸


上海是在一个小县城基础上通过对外开放发展起来的城市,并无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共同观念。针对进城贫民的慈善行为实际上塑造了上海城市居民的共同意识。没有这种活动,大量涌入的贫民不但是对城市秩序的巨大冲击,还会造成不同人群之间的深刻分裂和持久隔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很难想象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上海就能从一个小县城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文化意识和强大经济实力的远东第一都市。可以说,民间慈善团体的积极活动从根本上支持了上海的近代化城市发展。

1927年北伐战争以后,国民政府在上海开始建立完整的政府体制。随着上海市政府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公立慈善机构开始出现。但民间慈善机构依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上海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民间慈善机构的实力也逐渐壮大。据计算,当时的慈善机构在冬季施舍的米的数量可以供一万人吃两个月。由于受助者不会只吃这些米,多少还会有一些其他的来源,因此,这个施舍量至少可以帮助数万贫民度过冬季。医药卫生方面,慈善机构每年可以提供数十万人次的免费诊疗。当时上海市的人口总数是三百万人,也就是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生病的时候也有很大的机会得到免费诊疗。民间慈善机构实际上已经为上海市民提供了有效的最低医疗保障。

除了教育贫民以外,民间慈善机构还在收养弃婴、收容无劳动能力者、灾害救助方面作出了贡献。虽然慈善机构的作用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要求,但就当时的生产水平而言,上海慈善机构的总体规模已相当庞大。

慈善机构资金的两大来源是房地产租金收入和捐款收入。少量团体可以得到政府补助。从整体来看,拥有大量房产的慈善团体不多,大多数慈善团体都依靠自发的捐助筹得资金。完全依靠自发捐助虽然有资金来源不稳定的问题,但在资金总量上,上海的民间慈善团体的成就不容小视。

据统计,1930年前后,上海民间慈善团体的财政规模达到了300万元以上。仅看数据并不能理解这个规模的大小。可以把这个数字和当时上海市政府的开支比较一下。1930年,上海市政府的各项开支合计是708万余元。也就是说,民间慈善机构的资金规模超过了同期政府财政开支的40%!看到这样的数据,估计不会有人再说中国人是一个缺乏慈善心的人群了。中国人并不比任何其他人群的慈善心更少。慈善机构的这种发展规模,恐怕在至今为止的世界范围内都是少有的吧!

实际上,1930年代的上海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行政机构主要承担维持治安和城市建设工作,而社会福利则基本由民间来操作,教育和卫生领域则由双方共同参与。这种局面现在当然已经不复存在。现在,所有这些事情基本全由政府一手办理。民间力量由于没有发挥的空间,自然趋向萎缩,而这种萎缩又进一步要求政府承担更多。结果,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民间慈善的规模甚小,中国人似乎非常吝啬,不愿意助人。实际上,与其说中国人缺乏慈善心,不如说中国人的慈善心被全面控制社会的大政府成功压制了。

2006年,北京地方财政支出为1200多亿元。这一年北京市的慈善事业的开支总额是多少,我还没有找到数据。但估计包括政府办的慈善机构在内,总开支也决不会达到财政开支的40%。能不能达到4%都很难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