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o ,父在,观其志: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
父没,观其行:父亲去世后,观察他的行为。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经过多年都不改变父亲教导的处事为人原则。
孔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观察他的行为;经过多年都能够坚持父亲教导的处事为人原则,这就是孝了。”
春秋时代,家族制度严格。诸侯有国,大夫有家。大夫之家完全就是一个行政体系,家中有各类官员,有地盘,有臣民,一家之长说了算。儿子按照父亲指导行事是很自然的,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受父亲指示,自木必为行为负责。对于普通百姓家庭来说,几代同堂,儿子自然也无太大发言权。所以“父在,观其志”,看这个人怎么样,不看他的“行”,要看他的“志”,考察他的思想状态,看他是不是一个仁德之人。行政上也是这样,副职按照正职的意见办事,下属按照上级的意见办事,我们看见事情是这个人办的,这只是现象。但办这件事不一定就是这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有时不过是履行组织决定而已。父亲去世了,可以完全自主决策了,做什么、说什么由自己决定,这时候就要看他的行动,说什么不重要,关键看他做什么,所以说“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句话颇有争议。现代人喜欢与孔子抬杠。按照这句话的意思,如果他父亲是个强盗,好像儿子也必须在他父亲死后再做三年强盗,才算是“可谓孝矣”;如果父亲是一个浪荡子,儿子也必须在他父亲死后三年才能把自己从“人渣”变成“人”,否则就是不孝。孔子是个圣人,不会智商低到这个程度。“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巩固和扩展家庭的教育成效的重要途径,把这个事提高到“孝”这个层面,有利于好的传统的保持。春秋时代,是“礼崩乐坏”的年代,也是诸侯夺天子的权、大夫夺诸侯的权、家臣夺大夫的权层出不穷的年代,在贯彻礼乐制度方面基本上是一代不如一代,犯上作乱倒是一代比一代有本事。所以孔子提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对于维护礼乐道统,保持社会稳定和秩序有重要意义。作为诸侯的父亲如果是尊重天子的,儿子继位之后若能坚持“无改父之道”,那也就确保了天子的权威。其实儒家并不反对儿子改“恶父”之道。对于父亲的错误和恶行,儒家特别强调儿子有劝谏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孝”的重要内容(参见[1.2]章解读)。
执政理念的继承性问题也是重要问题。政府换届了,随之就要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思路,改一改上届政府的执政之道,这样做到底好不好呢?如果保持上届政府的做法是实践需要,同时也已逐步形成社会共识,那么改革就是进步;如果社会还没有做好准备,实践的发展还没有展现出其急迫性,那么等一等就比较好,这样有利于稳定和发展。关于这一点还可参考[ 19.18]章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