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月(5)

每天做好一件事 作者:王杨


第22天  落实每一个短期目标

目标真是太多了。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还有得为大目标而牺牲的小目标。其中,短期计划是一种独特的工具,它是意义和行动之间的桥梁,使热切的理想能扎根于实际世界之中。

假如你有了一个广泛的事业目标,然后自问:“我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尽你所能想出答案,把它们记录下来。现在,它们已够具体了,能提供给你所需要的帮助了吗?假如仍不能,就再问:“我如何达成这个目标?”最后你会发觉,眼前出现的是呈金字塔形的目标网,塔尖是广泛的目标,底部则是无数具体的目标,它们直接指向有范围的行动计划。

当然,在设计阶段目标和具体目标时,要首先注意确定根本价值目标,使阶段目标与具体目标不违背根本价值目标。如果某个阶段目标和具体目标在局部和一时看来是可取的,而在全局和长远看来不可取,那就应当以局部和一时目标服从全局和长远目标。一般说来,如果阶段目标、具体目标与根本目标发生冲突,就应当调整阶段目标和具体目标,否则就会损害根本目标,以致发生方向错误,贻误终生。

第23天 动力源自每一个目标

有一位年轻的厨具推销员。他时时宣称,明年他将卖的比今年多。他开始精确记录下所做的每一件事。在他敲门时,做电话拜访时,举行说明展示或打开样品箱时,他都知道已经得到多少生意,他知道每周卖多少,每天卖出多少,以及每小时卖出多少。以前他一年从未超出过34000美元的业绩,当时这还并不怎么坏。然而在那一年,在相同的地区、相当的价格下销售同样的产品,他卖出的厨具总值,扣除退回订单与损失,竞达104000美元,是以前的3倍。

当我们将这个故事分解后,发觉这位年轻人的故事实际上是由于设定目标而获得了达到目标的种种动力和步骤:

他保持记录并发现自己目前在何处。

他按照进度、月份与日期,将想要达到的目标写在纸上。

他有特定的目标。

他有远大但能达到的目标,以便创造刺激与挑战。

他设定一年的长期目标,所以他不会被每天的挫折击倒。

他把他和目标之间的阻碍列出,并且拟定计划来排除阻碍。

他把大目标分成每天的小目标。

他在心理上训练自己并采取必要的步骤以达到目标。

他绝对相信能够达到目标。

当世界上最长的火车静止不动时,往它的8个驱动轮前面放一块小小的木头,就能使它永远停在铁轨上。而同样的火车以每小时100英里的时速前进时,却能洞穿5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墙壁。这就是你的写照:请现在就开始定一个目标吧,让你的动力源源而来吧!

第24天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仅仅是贝尔发明电话、爱迪生发明电灯的灵感吗?

如若不是,那又是什么呢?先让我们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迈克·威尔弗利是威尔弗利家庭公司——一家生产和供应采矿和化学工业使用的工业唧筒的国际公司——第四代首席执行主管。

他的办公室有会议区、会客区和工作区,全部都堆放着整齐的文件,可以随时翻阅。在角落里有一个特别之处:在一块四英尺见方的厚塑料板上,摆放着机械唧筒的金属部件,六七块部件并排摆着,非常干净,就跟你可能在机械师车间角落里看到的一样。

当有人好奇地问起时,他解释说:“我们出售的产品就是由这些部件构成的,我每天都要看几块,我经常问自己,我们如何进一步改善这些设备?是否可以把它们做得更小一些?是否可以用别的材料?由于我经常看到这些部件,所以它们始终在我心里,我虽然不是工程师,但公司是由我主管的。”

所谓创新或想象力,并不仅仅是设想出一种新产品或新的服务项目,或者对传统方法的更新,它是指用一种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思,用一种新方式处理老问题。更重要的是,迈克·威尔弗利还用自身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就算是在我们自身缺乏直接的发明创造的能力时,也要使自己保持创新的想象力,时刻保持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使他们亦步亦趋,从而使自己的企业或者部门保持旺盛的创造力思维。

第25天 拥有只能就拥有财富

谋划,指对事物高瞻远瞩、曲折迂回的认识,以及为了达到认识的目的所采用的间接的、神奇的、不同常规的、令人惊异的手段。具体地,它是隐蔽的政治计谋,运筹帷幄的军事战略战术,事半功倍的做事方法,风云变幻的人生策略。

职场就是战场,竞争就是战争。市场经济是智慧经济,在市场经济的时代,一切都需要智慧。只有智勇双全者才能向风险挑战,战胜风险,把握机遇,获得成功。上兵伐谋、先谋后战,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是成熟的职场高招。

巴顿说,战争的胜利永远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在职场中,竞争是永无休止的。而职场的竞争力和活力在于不断变化策略,也就是策划。策划,可以是你的现在,更重要的是你的将来,你的期望值。

有这么一个说法,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赚钱的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靠胆量赚钱。谁的胆量大,谁就赚钱。

第二个阶段,是靠点子赚钱。谁聪明,谁能赚钱。

第三个阶段,是靠票子赚钱。你有没有资本?你有钱才能赚更多的钱。

第四个阶段,是靠脑子赚钱,就是靠自己的智慧赚钱。

这说的虽然是中国的市场,但与职场也很类似,甚至更为明显。原来的职场,比的是力气,谁干活多谁优秀;后来比的是关系,谁后台硬谁厉害;现在比的是智力,谁主意多,有思想,谁就胜人一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