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1)

如何掌控你的快乐和幸福 作者:周妮


身处幸福的人往往不知道什么是幸福,身在福中的人往往不惜福。也许你觉得自己不幸,但如果与其他不幸的人相比,你会发现比自己不幸的人还有很多。不是你不够幸福,而是你还没有完全明白幸福其实也是一种智慧。

一、幸福是一种感觉

幸福并非是一种具体的外在环境,它对于人们来讲只是一种心理感觉。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往往是主观的。苦乐全凭自己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必然关系,正如一个生来就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珠光宝气的环境里,也无动于衷。拥有万卷图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亿万富翁交换钻石或金银。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羡慕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爱好就是方向,兴趣就是资本,性情就是命运。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己所乐于安享的境界。一个人生活的是否幸福并不在于他生活的客观环境有多么的好,而在于他心中的感觉,他是否从中体会到了一种幸福。

一位作家曾经去了一趟藏北高原,想体验那里的藏民生活。他发现那里的藏民拖家带口,靠啃牦牛骨头度日。他大生侧隐之心,深表同情。不料,藏民根本不买账,反而颇为伤感地对这位作家说: “我看你一年到头背井离乡的,也不知为什么奔波,你才真的惨哩。”

同样一种生活状况,也许会有人认为人家过得挺悲惨,但人家却往往自我感觉良好,活得有滋有味。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生活的幸福呢?

罗素曾著过《幸福论》一书,自觉对幸福颇有研究。有一年,他抱着“拯救中国人于水火”的宏愿到了四川。当他上了峨眉山,罗素就打消了最初的念头。因为罗素上山时乘的是竹轿,他看到大汗淋漓的轿夫,深感不忍。谁知两个轿夫在歇脚的时候用毛巾擦着汗水,用草帽扇着凉风,还有说有笑,并给这位大哲学家出了一道智力题:“你能用11画写出两个中国人的名字吗?”罗素想了半天不知其解,于是只好坦然地承认自己不能。轿夫笑吟吟地说出了四个字的答案“王一、王二”。罗素不由得心中叹道:“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是错误的。”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使你快乐或不快乐的,不是你有什么,你是谁,你在哪里,或你正在做什么,而是你对它的想法。举例来说,两个人处境相同,做同样的事情;两个人都有着大致相等数量的金钱和声望。然而,其中一个落落寡合,另外一人则欢欣愉快。什么缘故?心态不同的关系。”

幸福是一种感觉,希望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二、鲜花送人,幸福驻心

一家资金雄厚的鲜花公司想高薪聘请一位售花小姐,招聘海报张贴出去后,前来应聘的人几乎踏破门槛。经过几番面试,老板留下了三位女孩,让她们每人经营花店一周,通过对经营利润的考核,以便从中挑选一人。这三个女孩长得都如花一样美丽,一个曾经在花店插过花、卖过花,一人是花艺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余下一人只是一个待业女孩。

插过花的女孩一听让她们以一周的实践成绩为应聘条件,心中窃喜,毕竟插花、卖花对于她来说是轻车熟路。因此,在她经营花店时,每次一见顾客进来,她就不停地介绍各类花的象征意义以及给什么样的人送什么样的花。因此几乎只要顾客进了花店,她都能说服顾客买去一束花或一篮花,一周下来,她的成绩不错。

花艺女生经营花店,她充分发挥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从插花的艺术到插花的成本,都精心核算,她甚至想到把一些断枝的花朵用牙签连接花枝夹在鲜花中,用以降低成本……她的知识和她的聪明为她一周的鲜花经营也带来了不错的成绩。

待业女孩经营花店,与那两位有着专业知识的女孩相比显得有点放不开手脚,然而她置身于花丛中的微笑简直就是一朵花,她的心情也如花一样美丽。一些残花她总舍不得扔掉,而是修剪修剪,免费送给路边行走的过往行人,而且每一个从她手中买去花的人,都能得到她一句甜甜的软语“鲜花送人,手袖留香”。这听起来既像女孩为自己说的,又像是为花坊讲的,也像为买花人讲的,简直是一句心灵默契的心语……当然,女孩努力地珍惜着她一周的经营时问,尽管女孩做得十分辛苦,但她的成绩与前两个女孩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出人意料的是,老板竟然留下了那个待业女孩。老板的朋友及公司的员工都十分的不解。为何老板放弃能为他挣钱的女孩,而偏偏选中这个外行的待业女孩?

老板解释说:用鲜花挣再多的钱也是有限的,用如鲜花一般美丽的心情去挣钱才是无限的。花艺可以慢慢学,可如鲜花一般美丽的心情是学不来的,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一个人的气质、品德以及情趣爱好、艺术修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