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的人为什么常被误解
谁都可能遭到他人的误解,而内向者因为性格的原因,容易被误解的概率可能比其他人要高一些。遇到有人用有色眼镜看自己,内向者要想办法扭转这种不利的境遇,这就需要时刻展示自己积极向上、健康的一面。
确实,在这个世界上,外向者占到75%,内向者只占到剩下的可怜的25%。因此,外向性格成为主导,而内向性格就显得弱势很多。对内向者来说,总是被动地与外向者进行比较,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很多内向者都不同程度地遭到外部世界的误解,因此会焦虑、苦恼,甚至愈发自卑。
《心理学国际词典》对“内向”的解释是:“……一种主要的人格特质,其特征是专注自我,缺少社交能力,以及较为消极被动。”对“外向”的解释是:“……性格外向的特点是对外部世界感兴趣,具有高度的自信,社交能力强,敢说敢做,追求感觉和崇尚权威。”语言学家将褒义词汇赠与外向,而将中性和贬义词汇全都放在了内向身上,内向的人容易遭到误解。
除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内向者本身的精神特征也容易引发他人对自己的误解。由于不能从外部活动中获得主要的精力,内向者需要私人空间恢复精力,并且在讲话前总是显得深思熟虑、字斟句酌。其实很多人并没有正确地认识内向者的真正性格,有些人对他们的行为看不惯,有偏见。很多性格内向的人出于害羞、抱歉的心理,不愿意去了解自己究竟为何变成了这样,或者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导致误解迟迟得不到澄清。
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在一些社交场合,内向者看上去并不积极也不太热衷,实际上,他们通常都是积极的参与者,比如总在思考人们正在谈论的事情,努力跟上人们的谈话节奏。内向者也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所以说,对内向者的固有看法很多都是片面的。
作为容易被误解的内向者,我们看一下爱因斯坦的例子。
在Denis Brian 的《爱因斯坦的一生》一书中,作者谈到19世纪后期德国的学校教育对爱因斯坦来说是何等的艰难。“他很安静且孤僻——是个旁观者。”因为不能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以及他怪异的行为,他竟然被认为有智力缺陷或“智力迟钝”。他从来不会像其他同学一样对问题给出一个敏捷漂亮的回答,而总是犹犹豫豫、吞吞吐吐的。事实上,如果他仍然待在德国的学校,他永远也不会成为显赫的物理学家。幸运的(也有讥讽意味的)是,他的父亲因缺少商业方面的聪明才智而推动整个家庭到了意大利。爱因斯坦的姐姐Maja对他仅仅在六个月内就出现的巨大的变化而感到震惊。“神经质的、退缩的梦想家变成了可爱友善、具有尖刻的幽默感的、好交际的年轻人。是因为意大利的空气,热心的人们,还是他从苦难中的脱逃?”她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后来,当爱因斯坦在瑞士上中学时,最初还担心那里会有像德国一样的令人窒息的环境。但是“Albert非常喜欢那里宽松的环境。在那里,老师与学生自由地讨论有争议的话题,甚至是政治方面的话题——这在德国的中学是难以想象的——并鼓励他们自己设计并操作自己的化学实验,也很少会有什么事故发生”。爱因斯坦在他的生命后期时说道:“不是我是如何的聪明,而是我思考问题的时间更多一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