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成功的感悟(4)

国家资本 作者:薛圣东


“任董,这个题目往深了说也行,往浅了讲也可,反正我觉得不太容易破,看从哪个理论角度来讲吧。”

“不,人活着只有一次的机会,换句话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个话题绝不能用和稀泥的办法来参悟!”任信良的语气中透着坚定和执著。

“这么说来,任董有答案了?”我内心的不解相对于任信良的自白,明显有些乏力。

“这正是我要参透的地方!”

公墓出口的停车场到了,我和任信良都没有往停放自己轿车的方向走的意思,而是如同一对要好的朋友,相约散步一般,继续自然地缓步向山脚下的海滩走去。

那一天的晚上,我和任信良谈了很久,从太阳西沉,一直谈到太阳慢慢地隐退,一直谈到我们背后的岚山被夜晚的天空隐藏在黑暗之中。也就是从那一天晚上起,在接下来的近半年的时间里,我开始以一位朋友的身份进入任信良郁闷的内心世界,开始以一位听众的身份静静地倾听,倾听曾经的一位国有上市公司的法人代表、董事长弹奏出的一个国有企业兴衰的悲情曲,倾听那一幕幕国有资产蒸发的故事,感受那不为外人所知、不为常人所解的惊恐和战栗,品尝着一位曾经的所谓成功者自酿的又苦又辣的人生烈酒。

任信良的回忆是断断续续的,原因是任信良常常被感慨和激动所打扰,从而陷入了分心和感叹之中,一件事往往又分出了好几件事的话题,一个话题又牵扯出好几个故事。最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和话题的表面是分散的,本身看起来是独立的,然而实际上却又是相互联系的,说是相互联系的,可偏偏又都隐藏在各自的独立空间之中。让听的人感觉到的是跳跃的,蒙太奇的,大脑反应跟不上。于是,我只好动用了采访工具,当然,没有事先告诉任董,因为我觉得,越是自然的交流,越真实,如果事先告诉他我在录音,任董和我的谈话便会变成有着明显人工痕迹的访谈录,会严重干扰任董叙述的思绪。所以,我每次听完任信良的讲述之后,回到家里总要配合着录音笔,尽可能地对那些谈话内容做个整理。虽然表面看来有些麻烦,但是,我觉得这些毕竟是一个曾经的成功者自然的流露。

任信良说:“再好的名著也比不上一个人亲身经历的惊心动魄的故事那样真实和深刻。”

我觉得这话有道理,尤其是随着对滨洲创亿集团公司、滨洲创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和故事的深入了解,使我更加感到任信良这句话的分量和含义。

终于有一天,当任信良把有关他的故事和话题基本上说完的时候,我向任信良坦诚地说明了自己在暗中进行了文字整理。出乎我的意料,任信良表现的极其平静,微微一笑说道:

“人生如戏,事事如局,总有结束的时候,原来准备烂在肚子里的东西,没曾想竟然讲给了你这位小老弟听,哈哈,整理一下也好,能出版更好,毕竟都是真话、实话,现在这世道,不就是真的太少了吗?不过,我有个建议,别白话文,也别文文绉绉的,也就是说意思表达上要含蓄一些。”

“明白,我会加工一下、提炼一下,小说嘛!尽可能地纯文学一些,让人读着既觉得像,又觉得不像,觉得像当然是解恨解气啦,觉得不像当然是避免对号入座啦。”我调侃地说道。

“解气?解恨?解什么气?解什么恨?老弟,我没有气,也没有恨,你就把我的故事权且当做给当今这个社会下的一付清热解毒的汤药吧!我不是担心对号入座,真名实姓也没关系,世上重名人可多了去了,现在也就是那些患神经病的人喜欢钻牛角尖,喜欢对号入座。所以,你用不着太拘谨,太小心,该放开的地方就大胆地放开,反正围绕着我说的那些故事来写,只是在写到具体人的时候,咱们要厚道些呀,尤其是对那几位死去的同志,嘿嘿!”

“这一点,任董你放心,我是新闻专业的,特长是摄影,讲究的是真实记录,决不会丑化哪位人物,在故意美化和丑化这方面,我没有专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