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拒潜规则,选好门生(3)

官场达人张之洞 作者:梁纪锋


● 点自己的菜,揽自己的人

当人类社会进入19世纪中叶的时候,科举制度已严重地OUT了,它的弊端、腐朽和刻板,明显地凸显了出来。科举虽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唯一途径,但科举选拔的人才,并不一定都是真正的人才,而真正的人才也并不一定都能够科场得意。这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是太好,但很有个性、很有思想、很有创造力的人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可在晚清,分分分就是学生的命根儿,至于综合素质和个性特点,那纯属扯淡。

张之洞深刻地认识到了科举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他觉得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人才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他看来,这个国家太落后了,太需要改革了,必须得有一大批勇于改革的人来担当改革的重任。

基于这种考虑,他决定在浙江乡试中进行一下选人机制方面的改革。改革的中心思想是,注重学生的个性才识,而不拘于传统的文字形式。也就是说,只要你有才,只要你有个性,你就可以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而无须考虑传统的考试格式要求。

为了选拔真正的人才,每一场考试,张之洞都严格监考。每一场考试结束后,他都和学生亲切地谈心聊天,很快在学生中树起了威信,也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但对学生的每一份试卷,他却要亲自审阅,严格把关,量才录用。

一天,他的一个助理在为这样一份试卷为难:文章写得非常有特点,文采也特别出众,但有一个错别字。按照规定,这个考生是不能被录取的,助理犹豫不决,张之洞看了试卷后,却啧啧称赞:“哇,这个考生太有才了,十分难得,我们当然要录取!”说完,他大笔一挥,就将这名考生录取了。

这名被破格录取的考生就是后来的总理衙门大臣、晚清著名的外交家袁昶。袁昶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对张之洞感恩不尽,终身追随。

这次乡试一共录取了62名考生,除了有几个是通过张光禄走后门的外,其他考生都是张之洞亲手选拔的。在他亲手选拔的考生中,除了袁昶外,还有后来的陕甘、两广总督陶模,总理衙门大臣许景澄,著名学者孙诒让等十几个国家栋梁。

张光禄虽然搞潜规则,但张之洞却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考生名单拟定后,张之洞找他商议时,竟发现他衣袋里滑落出了一张银票和请求照顾的小纸条。张光禄无地自容,张之洞却大方地把那张银票和小纸条捡起来,若无其事地放在张光禄的办公桌上,不露声色地说:“老兄,这是我拟定的名单,你来定吧。”

张之洞这么给面子,张光禄既窘迫又感激。此刻,他必须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也必须得给张之洞面子,于是顺水推舟说:“老弟,你办事我放心,就按你定的执行吧。呵呵。”

“那好,那就这么地吧。呵呵。”

就这么两下子,张之洞就搞定了上司张光禄,也笼络了他的门生。他的上司只不过是他的工具,他的门生却是他的根系,他喜欢的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