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沭阳本没有多少路(1)

仇和十年 作者:包永辉


第四章沭阳本没有多少路,

抓紧修路也就多了

1998年11月,江苏省县乡公路通达工程现场会在沭阳召开。

所谓“通”,是指乡到村全部通上公路;所谓达,是指全省县到乡公路全部达到沥青(黑)或水泥(灰)路面标准。这是江苏在20世纪末必须完成的一项战略性工程。

现场会放在沭阳开,不仅让全省的交通局长们备感困惑,就连主管交通的副省长陈必亭也十分纳闷: 放在哪儿开不好,为什么要放在沭阳?要知道,沭阳可是个江苏尽人皆知的贫穷县、落后县、少路县,省里开会,有哪一次表扬轮到沭阳,又有哪一次批评轮不到沭阳?

当时的省交通厅长杨卫泽成竹在胸地汇报道: 确实要放在沭阳开,一则近两年来沭阳创新机制狠抓交通成效突出,二来沭阳能办到,江苏没有地方办不到,在沭阳开最有说服力。第四章沭阳本没有多少路,抓紧修路也就多了是穷苦一辈子,还是受累一阵子?

勒紧裤腰带大办交通!1997年6月11日晚,沭阳县影剧院,仇和在交通建设全县动员大会上慷慨激昂: 沭阳县要“扩大载体,打开通道,以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和支撑长足的经济发展”。

“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即黄河、长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地方志这样描述古宿迁地区地理位置之显要。

沭阳县处于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五个城市的中心位置,也处于沿海经济带、徐连经济带和运河经济带三带之间,区位优势并不算太差。

但是,长期以来社会事业的“欠账”,使沭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公路建设在全省密度最小、等级最低、质量最差。

全县黑色路面仅有一条过境国道,长不过56公里,人均拥有灰黑路面积和长度均列全省倒数第一。省道也只有4条,共142公里。就质量而言,偌大一个县,境内只有一条二级路、半条三级路,其余均为四级以下被老百姓称为“泥石”的砂石路,并且,全县697个行政村中有109个村甚至连砂石路也没有通。仅有的国道、省道还大部分路面破损严重,坑坑洼洼,线型也不合理,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

“车子跳,沭阳到。”老百姓的顺口溜有点尖刻但十分形象、实在。当时在沭阳县委组织部工作的周君成说,那时的交通状况很糟糕,205国道是沭阳境内唯一黑色沥青路面,宽不过7米,很不平坦。“1996年的一天,我从县城去毛圩乡,20多公里的距离,开车单程竟要花近三个小时,砂石路面严重凹凸不平,尘土飞扬,去一趟回来满身尘土。乡村间连砂石路也没有,都是土路,更难走了。我们开车尚且如此,老百姓平时行路难就可想而知了。”

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回良玉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大“水桶”,由13块板子(江苏有13个地级市)组成,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的板子很长,苏北地级市的板子很短,最短的是宿迁。

相对于宿迁,沭阳可谓短板中的短板。交通设施严重落后,长期的闭塞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瓜果等农产品运不出去,花卉烂在田里。一次,仇和去毛圩乡调研,遇到一个农妇在村头卖鸡蛋,价钱很便宜。仇和问:“为什么不到镇上去卖呢?那儿价格高些呀!”农妇摇摇头:“路不好走,等到了镇上,好蛋都颠成坏蛋了,还有谁买?”

“宁可受苦一阵子,也不要受穷一辈子。”农妇的话更加坚定了仇和的决心: 交通严重滞后这个制约沭阳发展的穷根必须铲除,不迅速缓解瓶颈制约、不彻底解决交通问题,地方发展、稳定都将无从谈起。

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宏观经济增长趋缓,物价指数偏低,国家大力启动内需。机会来了!仇和判断,这正是欠发达地区节省创业成本的有利条件,实施“基础先行”战略的最佳时机。

勒紧裤腰带大办交通!1997年6月11日晚,仇和在沭阳县影剧院召开的交通建设全县动员大会上慷慨陈词: 沭阳县要“扩大载体,打开通道,以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和支撑长足的经济发展”。他向下属描绘了一幅令人惊诧的蓝图: 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实现“市县公路等级化、县乡公路黑色化、乡村公路砂石化、全县公路网络化”。全县公路网络初步计划形成三个层次: 

一是全县公路主骨架形成以京沪高速、205国道、沭海路为三纵和以沭宿路、304省道、307省道新沭灌路、老沭灌路为五横的格局。

二是加快交通主骨架的延伸,建成19条总长315.5公里的县乡、乡际道路,实现县乡与乡际之间的直接通车。

三是使697个行政村村村通车。与此同时,还要改造、拓宽县城五条出口道路。

此时,陈怀美坐在主席台上,认为仇和的目标不可能实现:“上面不给钱,沭阳没有钱,这路怎么修?”

“梦话!”对仇和了解不多的人就更不信了。

深谙下情的仇和当然知道下属们的想法,但他没有急于拿出他的“锦囊妙计”。他首先发动了一场席卷全县、以“我看沭阳交通”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宣传”,以争取上下左右各方的支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