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顾氏循环”:国内为枳国外为橘(2)

顾雏军的巴别塔 作者:孙燕君


看到如此场景,一位1944年出生的陈姓老师对顾雏军说:“小顾啊,你不要用这种口气跟老王说话!”

顾雏军脸霎时就红了,大约过了二三十秒,他开始反击:“小陈,你没资格用这种口气跟我说话!你不配!”而陈姓老师比顾雏军大15岁。

此外,顾雏军对自己“研究成果”的自信也让周围人感觉有些异样。他的本科同学王武林说,从天津大学回来后,顾雏军不知从哪里学来了一套推销自己的方法,很能介绍自己的成果。比如,两人一起到南京申请科研课题时,他就请王说自己是留德回来的博士,说这样更便于办成事。作为好朋友,王也不好说什么。

或许,直到那时,顾雏军脑子里依然被科研的狂想所占据,他常常看书看到深夜三四点钟。遗憾的是,人际关系的紧张让他苦闷……(《南方人物周刊》)

从1977年到1988年,顾雏军在两所大学里学习、研究、教书共11年。顾雏军十年寒窗最大的收获是提出了顾氏热力循环理论和根据这个理论发明的顾氏制冷剂。

也许是性格使然,命里注定顾雏军将终生与争议相伴。而第一个争议就是有关他的顾氏循环理论和顾氏制冷剂。

顾雏军是在天津大学留校时搞出了这个顾氏循环理论,那时叫“G循环理论”,但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他的导师的认同。当时顾雏军27岁。1988年,已经离开了天津大学的顾雏军发表了他的论文。

顾雏军与人合作的论文发表在英美合办的《能源》杂志上,论文的题目是《一个新型热力循环的研究》。不久,这个据说是突破了传统的卡诺循环理论的新循环理论被命名为“顾氏循环理论”,也称“顾氏热力循环”。

当《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问顾雏军“顾氏热力循环”是否命名时,顾雏军回答:“大家都知道毛瑟枪要捅半天才能打一颗子弹,但毛瑟枪就是毛瑟枪,你不能说毛瑟枪是别的枪。‘顾氏热力循环’不存在命名问题,只存在效率高不高的问题。比如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界可以讨论相对论的对与错,但不能说这个东西不是爱因斯坦研究的。你可以说‘顾氏热力循环’错了,但不能说‘顾氏热力循环’不是我的。就好像我儿子跟我姓一个姓一样,这还是一个问题吗?”

1989年1月6日,《光明日报》等报纸同时刊发文章《顾雏军发明“顾氏热力循环系统”》和《顾雏军推出热力循环节能技术》。其中一篇文章说:“我国中软能源工程公司30岁的高级工程师顾雏军经过3年努力,最先向冰箱、空调工业推出了能理想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技术——顾氏热力循环系统。以中国科学家来命名热力循环,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理论上亦可证明‘顾氏循环’是现在所有制冷、空调、热泵及热流体循环中最佳的热力循环。”

其后有关顾雏军发明顾氏循环理论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上相继出现。这是顾雏军生平第一次出名,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媒体的力量。

此时顾雏军正好30岁,而他头上已经有了一顶“青年发明家”的桂冠。

当时的顾雏军已经移师北京,挂靠在中软公司下创业。1989年1月5日中软公司牵头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会上向新闻界透露了顾氏循环理论,这是引发媒体集中报道顾雏军的原因之一。顾雏军的导师吕灿仁说,当年,国家鼓励青年科技专家多出成果、快出成果,这也是媒体如此大规模关注顾雏军的背景。

顾雏军对自己发现的理论和发明的制冷剂一向非常自信。他这样评价自己:“我在热力工程界有三个成就,一个是‘顾氏热力循环’;一个是温度、比容和压力新的状态方程;还有一个是结构热力学。全世界也就那么100多个状态方程,但好的方程也就五六个。我相信我的状态方程精度很高,在热力学里有一定的地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我也很看重我的这些成果。在科学界,‘顾氏热力循环’还有很多反对的意见。反对毕竟意味着重视,而另外两个成果连反对的人都没有,大家都不认。但我相信,我在后两方面的成就远比头一个大得多,很遗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这样认为。”

“我始终认为,我的制冷剂不能仅仅只用一流的来评价,而是第一流的。我在科研领域很自信,而经商的本领很一般、很平庸。我觉得我当科学家,要比我当老板要称职得多。我在热力工程理论界的地位,远比我现在担任的科龙董事局主席要重要。”

然而,顾雏军的循环理论和制冷剂在国内学术界和制冷界的命运却十分悲惨。顾氏循环理论一出来就遭到了学术界抵制,对这个理论的批判竟然首先来自他的导师和师兄。

媒体公开报道顾氏循环理论后,天津大学的吕灿仁和马一太以及其他几个老师商量后,觉得有必要进行澄清。于是,他们在小范围内召开了一次讨论会,一致认定:顾氏循环不成立,顾雏军是在“哗众取宠、糊弄外行”。

顾雏军的师兄马一太在1989年第2期的《制冷技术》上发表了题为《“顾氏循环”考证和质疑》的文章。而在1989年第3期的《制冷学报》上,马一太、严晋跃、吕灿仁3人更是联合发表了《劳伦兹循环与“顾氏循环”》的文章。文章指出:我们认为“顾氏循环”在理论上不能成立,在技术上无独到之处,实验印证也不符合对比实验要求。

在此期间对顾雏军打击最大的是他的研究生导师吕灿仁的一句话:“顾氏循环是骗人的!”而人们普遍认为导师应该是最了解他的学生的。

从此,国内学术界和制冷界对顾氏循环的批判一直没有中断。

1992年9月,国家科委有关部门在北京召开了关于“顾氏循环”技术推广的可行性论证会议,会上大部分学者认为“顾氏循环”只是“劳伦兹循环”的重述,并无新意。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曹德胜说:“顾氏循环理论”的说法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被否定,顾称这一理论曾列入中学教科书的说法是子虚乌有。热力学界只有劳伦兹理论,这些内容只有在大学才可能学到。他还说,如果“顾氏理论”能够成立,则意味着热力学理论将被改写,那是要得诺贝尔奖的,但至今诺贝尔奖也与顾先生无缘。

此时的顾雏军已远在英国。

1994年8月13日,《上海科技报》发表了记者朱克华的文章:《一个神话的破灭——顾氏循环的前前后后》。随后该报又举行了“清除伪劣科技‘顾氏循环’座谈会”,对顾雏军及其所谓发明进行了持续批判。这一举动激怒了顾雏军,他因此提出了“侵害名誉权”的指控。

从此,顾雏军淡出国内学术界。

国内学术界对于顾氏循环理论的质疑和批判持续了7年之久,而对顾雏军根据该理论发明的格林柯尔制冷剂的质疑更是长达10年之久。

顾雏军说:“1996年以前我的人生几乎就是在跟世界斗气,在我学制冷专业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我,热力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效率。我始终认为我发明的制冷剂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冷剂,因为它是最有效的制冷剂。但国内同行对此却并不认同。而在国外,投资者也总是怀疑我说的只是个故事。直到1996年春天,杜邦公司市场部主任公开表态:‘除了格林柯尔制冷剂是节能产品外,我不相信任何制冷剂是节能的。’由此有关我发明的制冷剂产品地位的争论有了最后的结局。”

“1989年到1996年,我生活的意义就是证明我的制冷剂是最好的制冷剂。”

但是顾雏军的话和杜邦公司的表态并没能说服国内制冷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